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10月29日举行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4亿人、2.48亿人、3.04亿人。1—9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6.69万亿元,总支出6.04万亿元,9月底累计结余9.85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我国社保制度更加完善。稳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支持困难地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具体操作办法,增加参加人患重大疾病或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申请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情形,满足多样化需求。
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取得积极进展,11家平台企业在17个省市接单人员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截至9月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人数超过2200万人,有效发挥了对职业伤害特别是重大伤亡事故的保障功能。
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完成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2%,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人员倾斜。各地区调整增加的养老金已发放到位,惠及约1.5亿退休人员。
自7月1日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惠及城乡老年居民约1.8亿人。目前,北京、吉林等13个省份在中央提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本地基础养老金标准。
各地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帮扶政策,1—9月共为2015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
持续做好失业保险金等保生活待遇发放工作,对大龄领金人员续发失业保险待遇并按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1—9月,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174亿元。
截至9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超过2.72万亿元,企业(职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超过7.7万亿元。
前三季度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国就业支持政策持续加力。前三季度,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1384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96亿元,支持培训等促就业支出166亿元。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向14万户企业发放扩岗补助9亿元,惠及60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
重点群体就业精准施策。召开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视频推进会议,实施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提供“1131”实名服务。组织求职能力实训营,推进百万见习岗位募集,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组织实施2025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各地共招募“三支一扶”人员4.25万名,比中央财政支持招募计划扩招8000余名,新招募人员已上岗服务。
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崔鹏程介绍,精心谋划推动“十五五”时期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出台针对性支持举措培育就业增长点,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深入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持续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扎实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序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精心筹办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指导各地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组织开展冬季治欠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