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董道勇)近日,赛迪顾问发布《2024-2025年中国数字建筑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认为,2025至2027年中国数字建筑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将从620.4亿元增至988.5亿元。在此背景下,AI已渗透至设计生成、施工优化、成本管理、运维预测等建筑全生命周期。行业大模型与工程知识库的沉淀,使静态模型升级为可进化的“智能体”,驱动效率提升与成本节约。此外,BIM也正通过技术自主化与生态协同加速建筑业全链条重构,中国 BIM从“能用”向“好用”逐步跨越。

报告认为,BIM、云计算、大数据、产业AI等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建筑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拓展了应用场景。未来,技术进步和应用拓展将助力中国数字建筑产业持续向好,提升建筑行业效率与质量,但产业需应对技术融合、数据安全等挑战,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报告分析认为,受益于工业软件相关政策,规划设计数字化产业规模崭露头角。规划设计数字化软件不仅满足了传统建筑项目管理的需求,还向深度集成设计、模拟分析、项目协同等领域拓展,形成了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解决方案。未来,作为数字建筑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规划设计数字化产业的规模将显著提升,为整个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报告认为,产业AI驱动建筑建造施工数字化市场持续增长。源于技术、政策、需求三重红利叠加,建造施工数字化整体规模持续扩张,且细分领域呈现“精细化管理与智慧化建造双轮驱动,其他板块创新突破”的特征。精细化管理层面,作为行业数字化“基础盘”,规模增速稳健,未来将向“全场景数据协同”“AI决策闭环”深化,成为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而在智慧化建造层面,报告认为,作为行业数字化“增长极”,规模增速领先,未来将向“无人化施工”“AI+建筑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拓展,重塑施工生产模式。其他板块中,“AI+建筑安全”“AI+建筑运维”等细分赛道将逐步延伸,挖掘市场新蓝海。
报告认为,2024-2025年数字应用业务发展各有千秋。例如,广联达提出“用产业AI打造‘好房子’的建筑行业发展新模式”,并提炼出“三高”成功关键:高质量数据、高可靠模型、高价值场景。即以“BIM+IoT数据融合”为核心形成高质量数据;以“行业大模型+工程软件”深度融合模式提高模型落地应用可靠度;聚焦“设计一体化、成本精细化、施工精细化”打造高价值场景。三者协同,推动产业AI在岗位、项目、企业及行业管理四个层级全面落地,形成系统性应用闭环。
报告分析,中国BIM软件已涌现一批重点企业,以通过中国信通院泰尔实验室评测为核心标准。从产品所属企业/单位来看,一类是广联达这种长年深耕建筑领域的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一类是由中国建筑集团下属的研究院及企业。中国正致力于推动工业软件的大发展,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这为建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些软件和技术的革新,将推动建筑产业朝着更高效、更绿色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