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迎来行业深度调整期以来业绩跌幅“最惨”的三季报。
在已经公布业绩的白酒上市公司中,多数酒企第三季度业绩加速下滑,部分酒企净利润同比降幅近三位数。
在业内看来,造成酒企三季报加速下滑主要与市场需求不足有关。
记者注意到,率先公布业绩的区域酒企整体业绩降幅都在放大。口子窖(603589.SH)第三季度单季主营收入同比大降46.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大降92.6%;前三季度主营收入31.7亿元,同比下降27.2%;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下降43.4%。老白干酒(600559.SH)第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也有47.6%和68.5%的下滑。
此前业绩表现较为稳定的区域酒企也难逃一降。今世缘(603369.SH)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9.3亿元,下滑26.8%,归母净利润下降了48.7%。迎驾贡酒(603198.SH)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0.8%至13.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9%至3.8亿元;金徽酒(603919.SH)第三季度营收规模为5.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3亿元,分别同比下滑4.9%、33%。
30日晚集中亮相的头部酒企业绩也有所分化,但整体情况好于区域酒企。
山西汾酒(600809.SH)第三季度单季仍保持增长,实现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4.1%,但归母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下降了1.4%,主要与省外市场销售收入增长12.7%有关。
泸州老窖(000568.SZ)第三季度收入66.7亿元,同比下降9.8%,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下降13.1%。
古井贡酒(000596.SZ)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下滑51.7%;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骤降74.6%。五粮液(000858.SZ)和洋河股份(002304.SZ)单季营收也分别下降了52.7%和29.1%。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迎驾贡酒公告显示,主要系消费需求疲软所致。
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酒企三季报普遍惨淡,主要是由于宏观消费环境疲软导致白酒消费场景收缩,特别是依赖商务宴请的中高端酒动销降低;同时行业还面临着高库存和价格倒挂的压力,整体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使得企业业绩整体承压。不过,行业内部也出现分化,贵州茅台等头部企业依然保持稳健,而许多区域性酒企则出现了大幅下滑。
白酒独立评论员肖竹青认为,白酒上市公司短期业绩承压属于行业性调整,是中国白酒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除了购买力和购买意向的因素外,外部因素影响客观上让高端白酒消费场景在减少,也影响到所有中国一线酒企的业绩兑现。
值得注意的是,机构调研发现,今年中秋国庆期间,白酒行业需求端仍然没有改善,商务宴请表现尤为低迷,宴席场次同比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渠道打款意愿低迷,也影响了酒企业绩。秋糖期间,盛初集团董事长王朝成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市场剧烈分化下,今年中秋和国庆市场白酒整体销售额下滑约25%。
记者了解到,由于市场需求不旺,目前下游的团购商、烟酒店等要货并不积极,不肯囤货,也在观望后市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