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震荡,盘面上,能源金属、气溶胶检测、锂矿概念、量子科技、钢铁行业、电池、kimi概念、钛白粉、风电设备位于涨幅榜前列,MLCC、贵金属、CPO概念、3D摄像头、碳基材料、游戏表现不佳,领跌市场。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上涨0.06%,报4018.86点;深成指下跌0.02%,报13688.53点;创业板指下跌0.23%,报3316.64点;科创50指数下跌0.42%,报1482.93点;北证50指数上涨2.05%,报1605.96点。全市场上涨个股有2038家,下跌个股有3250家,52只股涨停。两市半日合计成交15293亿。
今日要闻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9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再次下调25个基点到3.75%至4.00%之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天表示,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会议进一步降息并非板上钉钉。
百亿私募宁泉宣布封盘 大佬杨东这次是何考虑?今年来主动封盘并非个案
10月29日,宁泉资产公告称,根据公司投资管理运作需要,决定自10月30日起,暂停接受旗下所有基金的新投资者首次申购申请,存量投资者追加申购不受影响。宁泉资产为投资大佬杨东创立,杨东此前曾任兴全基金总经理,2018年选择“奔私”,曾在市场关键节点做出精准预测,被称为“业界良心”,比如他曾经在2015年股市高位5000点时,公开高喊风险,劝大家谨慎买基金;也曾在2021年提示新能源估值过高风险。
据财联社报道,OpenAI据悉计划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并于2027年上市。此次IPO的估值可能高达约1万亿美元。OpenAI计划筹集至少600亿美元。
北京时间10月29日晚间,英伟达股价高开高走,盘中涨幅一度突破5%,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在全球算力产业链上充分布局,或将受益于AI算力竞赛加剧以及全球AI基础设施的持续扩容。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大宗商品热度有望延续,关注低位资产补涨行情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展望25Q4,我们预计供给紧张将望推动铜钴等商品价格继续上行,锂价则受益于储能需求超预期有望上涨。贵金属价格虽然经历冲高回落行情,但整体看涨思路并未改变,随着市场对高位品种的风险担忧加深,煤炭、电解铝等年内滞涨品种或将在四季度获得更高关注度。其他商品方面,原油和钢铁/铁矿石价格预计延续弱势,硅产品价格或将小幅上行。我们预计在流动性宽松以及各国加强关键资源获取力度的背景下,大宗商品的投资热度有望延续。
中金:测算本轮美联储仍有3次降息空间
中金认为,“自然情况”下,测算本轮美联储仍有3次的降息空间,对应长端利率3.8~4.0%。当前美国实际利率和自然利率之差为0.8%,再降3次25bp可以使得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率“打平”,对应名义中性利率3.5%。假设期限溢价30~50bp,对应10年美债利率3.8~4.0%。短期降息路径将更多取决于政府关门和数据,比如政府关门何时解决以披露新的就业数据,后续路径也受通胀走势影响。相比之下,新联储主席及美联储独立性是明年降息路径的最大变数,有可能加大2026年二季度后政策不确定性。
兴业证券:商业航天发展有望迎来重大加速拐点
兴业证券指出,政策表述上,“航天强国”与制造强国等并列,标志着航天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核心层面。而要实现“航天强国”目标,发展商业航天将是必经之路,有助于促进航天活动从“任务驱动”向“需求牵引”转变,推动产业规模升级发展。目前,我国商业航天正处于发展突破阶段,万星规模的“星网”和“千帆”星座均已启动组网建设,产业发展有望迎来重大加速拐点。根据两大星座组网规划“十五五”期间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和卫星需求将有显著提升,建议关注运载火箭和卫星制造环节业务机遇。
国金证券:关注M9材料的积极变化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继续看好AI新材料,近期TPCA SHOW对AI驱动行业增长表达了乐观期待,龙头企业预计积极扩产、应对需求高景气。M9如果确定将带来材料方案升级,例如铜箔是可能倾向于HVLP4,电子布是Q布+二代布,树脂是碳氢树脂,以及因为Q布硬度高带来的PCB加工难度、钻针作为耗材使用量有望提升,激光钻也有望受到积极影响。我们认为,市场会关注方案确认的节奏、使用量、供给紧张带来的价格空间。
中信建投:看好乘用车板块高端化及科技成长结构性行情
中信建投指出,“金九银十”产销数据表现较好,但因明年购置税加征及补贴政策不确定等因素,市场对短期抢装行情有所钝化。特斯拉三季报指引目前Robotaxi车队已累计行驶100万公里,年底前将推广到8-10个都会区并逐步去掉安全员,预计明年将生产无方向盘和踏板车型。我们仍看好高端化及科技成长结构性行情,关注智驾L3国标发布、Robotaxi产业进展和优势出海整车。
华泰证券:美国800亿美元核电投资领航AI基建
华泰证券指出,日美5500亿美元投融资支持电力基建,西屋800亿美元核电投资领衔。我们重申AI叙事对美国电力系统建设再加速的拉动作用,需求侧,美国数据中心并网需求高增下美国缺电与电网扩容需求主线延续;供给侧,5,500亿美元日美投资框架覆盖基荷电源、电网设备、on-site电源、备用电源、储能以及墙内电源等AI电力环节全流程基建。建设节奏上,我们预测美国短期将推迟煤电退役并增加光储 SOFC、中期全面建设大型燃机、长期建设核电,看好这一过程中电新板块各细分标的有望百花齐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