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0 08:59:11 股吧网页版
溜溜梅还可以再大胆一点
来源:界面新闻

  用“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这句洗脑广告语打天下12年后,溜溜梅的母公司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10月28日,溜溜果园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书。

  这家公司曾经在资本市场多次探路。2019年6月,溜溜果园首次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招股书,后以“市场环境变化”为由主动撤回申请。

  回顾当时溜溜果园IPO的折戟,可以归结为这些因素:比如其产品结构单一,增长潜力不足——90%以上的收入依赖梅干零食,在青梅原料价格波动时抗风险能力不足;为了拉动增长启动品牌升级,同时投入大量营销费用,投资者对其“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也产生担忧;以及代工模式下的品控管理风险等等。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溜溜果园主动调整产品线和渠道。此番溜溜果园再次冲击港股,一大原因是当前港股市场对消费品行业的宽容度相对更高。然而实际上溜溜果园的上述隐忧,依然没有完全消除。

  此前在被外界质疑过度依赖梅类大单品、产品结构单一后,溜溜果园着手开启了产品多元化的改造。

  但其产品研发依然没有脱离“梅”的序列,不断开发不同的西梅产品以及梅子酸味与其他口味的不同组合。根据招股书,这家公司目前主要有三大主要产品类别—“梅干零食”、“西梅产品”、“梅冻”以及其他产品(包括梅味调味品、梅茶茶汤等)。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溜溜果园的港股招股书中,其最为倚重的梅干零食销售占比已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2022年至2024年,其占比分别为68.9%、63.4%和60.3%。2025年上半年,梅干零食的收入占比进一步下探至49%。

  与此同时,西梅产品和梅冻的销售占比均在攀升。从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前者的销售占比从10.4%上涨至20.3%;后者的销售占比从19.6%上升至29.5%。

  但西梅产品和梅冻是否能承担起“第二增长曲线”的大任并且有成长性,依然要打上一个问号。

  关键问题在于,溜溜果园新开发的西梅产品以及梅冻品类,也陷入了休闲零食同质化竞争的汪洋里——与之品类接近的果脯蜜饯以及果冻,市面上已经充斥了大小品牌以及白牌产品。溜溜果园也在招股书中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称,按2024年零售额计,它所占中国果冻市场份额只有2.9%。

  除去传统品牌,近年来新兴的零食品牌诸如良品铺子、来伊份、三只松鼠也纷纷推出了西梅果干、果冻等产品,主打的“0卡0脂”、“益生元”等卖点甚至包装都大同小异。

  溜溜梅梅冻图片拍摄:界面新闻马越

  同时溜溜梅的传统产品梅干以及西梅产品并未在货架出现,而显眼处陈列的是盒马果干类的大量自有品牌产品。

  盒马果汁果冻产品图片拍摄:界面新闻马越

  根据招股书,溜溜果园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来自山姆等会员制商店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0.7%及8.8%。

  不过比起“中产化”,它当前更依赖的是“便宜大碗”的量贩渠道。

  2022年,溜溜果园开始量贩零食品牌鸣鸣很忙、万辰集团等合作。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中有三家是零食量贩客户。零食专卖店的营收占比也迅速上升,从2022年的1.1%,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5.3%。

  量贩渠道虽然能在产品销售上快速“走量”,但也带来挤压利润空间的问题。通常来说,量贩渠道的商业模式是以量换价,需要供应商接受30-60天的账期。随着零食量贩渠道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渠道的议价能力或许也会增强,对溜溜果园的售价挤压也会增加。

  以溜溜梅的梅冻举例,自2022年至2024年的产品售价在不断下滑,从每千克27.5元下滑31.6%至每千克18.8元。

  但当前溜溜果园面临的困局,或许也和它所处的赛道和定位“不够大胆”有关。

  一个核心问题是,尽管港股对一些专注细分赛道的消费品敞开大门,但溜溜果园将赛道锚定在“专注西梅产品的果类零食”,也限制了其增长天花板。

  从营收规模上看,溜溜果园在一些综合品类的新兴零食公司中并不占优势。比如以2024年营收来对比,三只松鼠已经突破百亿至106.22亿元;超过50亿元级别的也有盐津铺子(53.04亿元)和良品铺子(71.59亿元);来伊份也达到了33.7亿元;而溜溜果园只有16.16亿元。

  如果把目光投向全球食品巨头的成长路径,会发现也有不少是从做单一品类起家。譬如玛氏在1923年推出第一款Milky Way巧克力棒,后来陆续推出士力架、M&M's巧克力豆。随后通过收购德芙、皇家宠物、箭牌的方式,成为涉足巧克力、糖果、口香糖、宠物食品等多个领域的食品大公司。

  当然跨国食品巨头的成功依托于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全球化的时代红利,无法简单对标。但对于当前想要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大关注的食品企业来说,专注在垂直细分但又不够有竞争护城河的领域,可能并不具有想象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