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融监管局10月密集披露的13家县级农商行解散批复,标志着四川农村商业联合银行主导的“省投市、市并县”改革进入纵深阶段。这场始于2024年的系统性变革,以省级平台为核心、资本为纽带,通过“先整合市级股权,再推动县域合并”两步走策略,正重塑四川农村金融的三级协同网络,为全国农信改革提供可复制的“四川样本”。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改革全面深化,其成效将进一步凸显,在资源配置层面,省级统筹能力的强化将推动信贷资源向乡村振兴、小微企业、绿色农业等重点领域倾斜。在风险防控层面,三级协同的管理体系将实现风险的精准识别与分散处置。
通过定增实现“省投市”目标
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四川农信改革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省级资本入股市级行、市级行整合县级行”的阶梯式布局进行整合。这一改革框架历经近两年筹备与多阶段推进,现已基本确立。
资料显示,2024年1月5日,注册资本220亿元的四川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股东涵盖34家省级及地市级国企。同年1月29日,该行正式挂牌开业,成为全国第四家、西部首家省级联合银行,承继原省农信联社管理职能。这意味着,联合银行的模式确定后,逐步通过定向募股的方式入股地市级农商行。
记者了解到,“省投市”是改革的核心筑基环节,通过地市级农商行的定向增发股份实现省级资本对市级行的精准绑定。
今年3月,证监会陆续批复10家四川省市级农商行定增方案。记者通过查询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官网获悉,凉山州农商行于9月19日率先披露定增报告,四川农商联合银行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入股2.55亿股,发行价格为3.033元/股,募集资金7.72亿元。定增完成后,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的持股比例为10%,为凉山州农商行的第一大股东。
9月29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官网同步披露了德阳、眉山等八地农商行定增情况。记者根据披露内容整理发现,四川农商联合银行首次对德阳、泸州、宜宾、眉山、遂宁、凉山六地农商行注入资本。此外,对于已持股的内江、绵阳两地农商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进一步增持股份,对内江农商行的持股比例由7.21%升至13%,对绵阳农商行的持股比例由7.71%升至16%。
10家市级行的定增均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为唯一发行对象,除雅安农商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持股3.55%,位列第三大股东)和攀枝花农商行尚未披露外,此次定增发行后均实现了以省级农商联合银行为第一大股东的目标。
市级整合吸收县级农商行
如果说“省投市”是股权层面的“串珠”,那么“市并县”则是机构层面的“织网”。
一位中小银行风控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根据四川金融监管局行政许可批复的相关信息,9月,4家市级行作为枢纽,完成了对13家县级行的吸收合并,被合并机构的业务、债权债务均由市级行承继,还同步完成市级行高管任免与省级资本再布局。
从批复的具体内容来看,自贡农商行承接荣县、富顺两地县级行;广元农商行承接剑阁、旺苍、苍溪、青川四地县级行,成为此次整合中承接数量最多的市级机构;广安农商行承接思源、邻水等五地县级行;资阳农商行承接乐至、安岳两地县级行。
与此同时,记者通过查阅四川金融监管局公布的行政许可批复发现,省级资本还将同步深度参与,通过“受让+认购”模式强化对自贡、广元、广安三地农商行承接行管理。其中,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对自贡农商行持股比例达22.76%,成为自贡农商行的第一大股东,实现“省-市-县”资本穿透。
另据四川金融监管局消息,目前达州、南充两地农信改革已获批复,达州农商行将吸收合并宣汉农商行等5家机构,南充农商行将吸收合并阆中农商行等6家机构,两地均在筹建地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
资源协同实现突破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覆盖“省-市-县”的农信改革,其价值远超机构整合:通过省级资本注入与市级整合,10家市级农商行、13家县级农商行股权结构大幅优化。
联合资信发布的报告认为,在与大型商业银行、城商行业务下沉的竞争过程中,合并组建后的农商行将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显著扩大农商行业务范围和资本实力,在业务和资源竞争、品牌知名度、产品体系及创新能力、金融科技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均将有所提升,弥补与大型商业银行、城商行在竞争过程中的劣势;同时,在农商行合并组建过程中,引入财政资金、优质战略投资者以及国有背景的平台公司等,将有助于完善农商行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提升资本补充能力。
在风险分散与资源协同方面,省级行通过持股实现风险共担,市级农商行整合县域资源后规模效应凸显。业内人士分析称,此举可将自贡、广元等地储蓄集中调配,精准支持绿色农业、小微企业。申万宏源证券认为,此举是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省投市、市并县”股权治理结构改革的重大突破,实现风险分散和资源整合,同时为农信系统改革提供“股权纽带+资源协同”的新范式。
“四川此次农信改革采取‘因地制宜、一市一策’模式,根据不同市州的经济基础和机构特点设计改革路径,这种精细化操作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