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李子健记者周亮)当前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手段不断升级,隐蔽化、网络化特征明显,投资者极易遭受财产损失。广东证监局坚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要求,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同配合,与公安机关建立常态化执法协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2024年以来,广东证监局办理涉非举报238件,开展行政约谈18次,对违法主体出具监管措施3份,督促退赔投资者近140万元,对某起非法荐股案作出没收违法所得255余万元、罚款200万元的行政处罚。向公安机关移送涉非犯罪案件线索33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3次,刑事立案5件。
据介绍,今年以来,A股市场交易活跃,利用微信、钉钉、短视频等互联网平台开展的非法网络荐股活动也日益猖獗,一些号称“股神”“专家”的个人或机构通过售卖高价投资课程、兜售荐股软件、诱导投资者购买高级会员服务等从事非法荐股活动,扰乱证券市场秩序。
为加强源头治理,广东证监局与非法荐股活动多发的互联网平台强化协同,及时清理虚假信息,并向网信、通信管理等部门通报关停非法网站38个。目前,广东证监局正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规范清理公司违规在企业名称、经营范围中使用涉金融属性字样等问题,已通报处理涉非主体25家,从源头防范投资者受骗上当。
除此以外,一些不法分子抓住投资者对北交所、新三板市场的关注,编造新三板挂牌公司即将“转板上市”、股价迎来暴涨的噱头,甚至作出“上市失败就回购”的承诺,诱导投资者高价购买新三板股票,涉嫌构成非法公开发行股票行为。
针对非法销售新三板股票利诱性、欺骗性、反复性等特点,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广东证监局常态化开展整治行动,抓紧抓实日常监管各项工作,明确要求挂牌公司关注股票异动情形,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切实增强合规意识;督促主办券商勤勉尽责,持续跟踪挂牌公司主要股东的股份变动及股票交易等情况。
广东证监局及时对异常行为线索开展核查,对挂牌公司董监高及股东进行约谈,并将线索及时移送公安。辖区1起非法推介销售新三板股票案件中,12名涉案人员因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罚金等刑事处罚,有效打击了非法销售新三板股票违法行为,维护正常交易秩序。
广东证监局提醒投资者,警惕“高收益低风险”“保本保息”“股权众筹”“拟赴香港/境外上市”等承诺,在大额转账之前,保持清醒头脑,务必查询相关业务资质或咨询正规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