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保险业正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启之际,也是行业深度转型与谋划布局的关键时期。全球经济环境深刻变革、地缘政治变动、利率下行及资本市场波动叠加,使得行业面临多重挑战。
在此背景下,天职国际发布《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调查报告(2025-2026)》(下称“报告”),从“大风控”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保险业在复杂环境下的风险管理现状,为行业发展与进步提供洞察与建议。
记者了解到,该调查于2025年7月启动,共回收152家保险机构的有效问卷,覆盖13家保险集团、72家人身险公司、57家财产险公司及10家再保险公司,机构数量与保费规模均占行业70%以上。
《报告》指出,保险业针对监管趋势和外部环境的焦虑感有所缓解,信心增强。调查显示,约80%的机构认为未来监管将持续趋严,60%认为外部环境风险上升,两项数据较2024年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均超过10个百分点,反映行业整体焦虑感缓解,信心增强。
市场利率下行和行业“内卷”竞争两项因素对当前险企经营管理的影响最为显著。超过65%的受访机构认为,市场利率下行和行业“内卷”竞争是当前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人身险公司更关注利率下行影响,财产险公司则聚焦竞争压力。
行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超过98%的受访机构认为,已建立与业务发展基本匹配或领先的风险管理体系,延续了自2015年以来该类调查的一贯提升趋势。其中,相比2024年,财产险和再保险公司进步显著,风险管理信心明显增强。
核心问题明显改善,风险管理的挑战聚焦于技术与数据,财险局部呈现恶化趋势。尽管整体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风险管理中遇到的难点与挑战较去年有所下降,但量化工具、数据质量、人员配置、跨部门协同仍是行业痛点。财险公司部分选项呈现恶化趋势,量化技术、人员数量和经验,高层重视和资源投入等选项占比较去年有所上升。
风险管理技术工具方面优化需求大,风险偏好与压力测试、科技风险关注度上升。风险偏好体系、独立评估及压力测试是普遍认为最需加强的关键环节,且占比较去年上升明显,资产负债错配与利差损风险管理也是行业迫切希望寻求解决方法的领域。专项风险方面,信息科技风险与操作风险成为行业最希望加强的环节。
资产负债管理整体改善明显,但产寿险挑战出现分化,财险恶化值得关注。保险业在资产负债管理的量化模型技术、人员配置与数据质量方面整体改善明显。人身险公司在量化工具、人员配置、绩效考核以及高层重视等方面的挑战下降明显,而财产险公司普遍上升,尤其在模型建设与数据交互机制方面的提升需求迫切。
保险公司内控与合规管理的工具精细化和有效应用诉求明显。内部控制矩阵精细化以及与业务的结合存在挑战,管理效率有待提升,内控与操作风险管理工具融合是行业普遍面临的管理难点。合规管理工具优化和科技赋能效率的诉求突出。
保险行业数字化与人工智能风控合规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行业在风控合规领域的数字化与AI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超过56%的机构持观望态度,仅8%开始试点落地。保险集团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表现更为积极,近40%已部分完成功能落地或正在实施。
天职国际金融业务主管合伙人丁启新表示,当前保险业正处于周期转换与模式重构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应对利率下行、市场竞争等短期挑战,更要思考行业在经济社会转型中的长期价值定位。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丁启新进一步指出,行业下一程的竞争,本质是风险洞察力与决策效率的比拼。机构不仅要夯实量化分析能力与数据基础,更需要构建“风险、资本与业务”的三维协同体系,实现从风险“看得见”到经营“走得稳”的跃迁。“未来,真正的风险管理能力体现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仍具备识别并把握结构性机遇的战略定力,实现‘稳中求进、价值引领’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调查的负责人天职国际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表示,《报告》反映了保险业风险管理的新形势、新变量、新趋势。“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启之际,行业正值深度转型和谋划布局的关键时期,市场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面对复杂环境,行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管理”,不断改善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精细化的管理能力,聚焦优化模型、技术和工具,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