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三季报悉数披露完毕,在债市波动的情况下,债券基金三季度录得逾5000亿份净赎回,成为净赎回数量最多的基金品种。不过,也有可转债基金等品种,在三季度权益资产走高情况下实现了不俗收益,最高收益率超过20%。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分析,长端利率适度上行是对基本面预期变化的正常反应,但不具备持续、大幅上行的基础,债市不会持续走熊,在负债端压力释放完后有望重回基本面驱动。
逾五成债基被净赎回
根据Wind统计,截至10月29日,一共有近3900只债券基金披露了三季报。在债市波动的背景下,三季度债券基金整体录得逾5000亿份净赎回。规模方面,截至三季度末,这些基金总规模为10.58万亿元,较二季度末的10.82万亿元出现小幅下滑。
从具体产品来看,三季度录得净赎回的债券基金数量超过2100只,占比接近55%。有292只基金净赎回在10亿份以上,其中有一只信用债基金净赎回接近150亿份,总规模从二季度末的228.98亿元下降到不足80亿元。还有一只债券基金净赎回超过100亿份,规模从近350亿元下降到不足160亿元。此外,三季度还有10多只债券基金净赎回在50亿份以上。
相比之下,还有1000多债基在三季度获得了净申购,其中不乏数据亮眼的产品。具体来看,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基此前是一只规模不足2000万元的迷你基金,在三季度150.55亿份的净申购下,规模大幅增长到171.15亿元。永赢稳健增强债基三季度净申购也有136.71亿份,在全市场债基中排名第二,总规模从不足80亿元增加到近350亿元。此外,中欧丰利债基、睿远稳益增强30天持有的净申购分别为129.67亿份和77.43亿份,总规模分别突破300亿元和200亿元关口。
截至三季度末,债基中一共有156只产品规模超100亿元。其中,规模突破600亿元的两只债基是ETF产品,分别为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和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规模分别达到631.50亿元、605.73亿元。此外,中银丰和定期开放债基、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基等产品的规模均突破400亿元。
三季度债基收益分化
从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的分析来看,三季度债基整体净赎回和规模小幅下降和债券市场整体行情有关。但这同样是一个结构化现象,大部分债基受到债市波动的影响,但可转债等具有股性的产品则有不错表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三季度以来一共有3128只债基收益率不足1%,其中有1000多只录得负收益。鹏华基金基金经理叶朝明在三季报中分析,三季度以来,债券市场在“反内卷”带来的通胀预期升温、风险偏好提升的情况下,负债端赎回预期有所增加,收益率整体出现明显上行。以利率债为例,三季度末1年、3年、5年、10年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为1.60%、1.78%、1.80%、2.04%,相较二季度末分别上行12个BP、20个BP、22个BP和35个BP。
易方达基金基金经理胡剑在旗下基金三季报中表示,一方面,三季度债基组合持有期收益受负资本利得收益的影响相对较大。从市场指数来看,中债综合财富指数2025年三季度的收益率为-0.93%,其中票息收益贡献了0.49%,资本利得收益贡献了-1.42%;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财富指数的收益率为-0.46%,其中票息收益贡献0.49%,资本利得收益贡献-0.95%。
另一方面,三季度由于权益市场行情较佳,可转债品种实现了显著回报。根据Wind统计,三季度以来收益率超过10%的债券基金,基本都是可转债品种。华夏可转债增强基金、南方昌元可转债基金等产品的收益率更是超过了20%。
鹏华基金债券投资一部总经理、基金经理祝松在三季报中表示,三季度股票市场大幅上涨,市场出现了牛市特征,人工智能、机器人、“反内卷”等方向多点开花,受益于股票市场的强劲表现,三季度中证转债指数上涨了9.43%。
不会形成持续债熊
展望后市,招商基金认为,债券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利多方面,在当前基本面下,央行操作偏向呵护市场,社融或因基数+政府债净发行缩减而回落,基金久期已大幅降低,卖压减少;利空方面,股市行情持续走强对债市形成压力,资金利率中枢在四季度面临季节性抬升,后期如果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政策仍有望加码等。
易方达基金基金经理李昭函认为,伴随着风险偏好的修复,长端利率的适度上行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是对基本面预期变化的正常反应。但鉴于当前经济增长的绝对水平依然偏弱,内生动能的修复仍需时日,利率尚不具备持续、大幅上行的基础。当前的回调更多应被视为对前期过度担忧预期的修正,而非新一轮强劲增长周期的开启信号。
博时基金在近期发布的四季度展望中表示,在负债端压力释放完后,债市将重归基本面驱动。负债端收缩推动的利率上行不可持续,在监管新规冲击结束之后,债券市场将再次由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所决定。近期随着利率的上行,风险资产上涨对长端利率的影响已显著削弱,这表明负债端压力最大的时候已过。
“债市当前仍不会形成持续债熊。”招商基金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基于资金面宽松预期下,信用债的息差价值仍在,在信用相较定期存款利差明显走阔而四季度存款到期压力仍在持续的情况下,短端配置的支撑作用仍强。但在持续调整的市场环境中,信用债缺乏有效锚点,预计信用债整体跟随市场变动,难以出现独立的趋势性行情,在短期大幅调整后随市场震荡预计有一定修复空间,或难以回到前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