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6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5.7%、5.5%、5.2%,各季度物流需求增速虽呈小幅回落走势,但均保持5%以上较快增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信息处长孟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物流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社会物流总额保持稳定增长,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物流供给端协同发力,细分领域多元发展,行业景气水平整体向好。
物流需求总量稳步增长
在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期,社会物流总额呈现工业品物流需求基本盘持续稳固,国际物流需求承压回升,单位与居民、商贸物流需求活力持续增强,以及高端、绿色物流需求增势强劲等特点。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对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1%,工业领域物流需求的核心支柱地位持续巩固。从行业看,其中,超九成的行业相关物流需求维持韧性增长,升级领域驱动作用尤为明显。
进口物流在复杂外部环境下顶压前行,运行呈现回升势头。前三季度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1.0%,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个百分点;三季度在二季度改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同比增速加快至3%,增长动力来源更趋多元,结构优化特征更为明显。
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推动下,单位与居民相关物流需求潜力有序释放。前三季度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6%,三季度同比增长8.0%,较二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延续较快增长势头。
孟圆分析称,一方面,线上新型消费物流需求加快增长。进入三季度以来逐月加快,冷链鲜食、家电3C、文旅户外、美妆服装等网购品类保持较高热度,线上、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对单位与居民物流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另一方面,线下实体新兴商贸物流需求稳中趋升,仓储会员店、集合店等新兴零售领域相关物流需求保持两位数增长。
此外,前三季度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5%,循环经济领域活力持续增强,相关回收、运输和处理物流需求旺盛。
孟圆表示,新质生产力领域催生的物流需求增势强劲,绿色低碳、高端制造和消费升级等领域扩张态势明显。绿色物流需求快速增长,低碳、再生资源循环回收等绿色物流领域延续高速增长。
物流供给规模稳步扩张
数据显示,从市场规模看,前三季度物流业总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从景气走势看,前三季度物流业景气指数均值为50.6%,9月份指数进一步回升至51.2%,特别是关键先行指标新订单指数达53.3%,已连续8个月保持景气运行,显示当前物流活动较为活跃。
在孟圆看来,前三季度,产业提质升级释放强劲动能,驱动物流供给端加速变革,各细分领域多数运行稳健向好,物流供给呈现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在服务领域,物流供给体系循环更趋通畅,多维度实物量指标稳步增长,展现出较强物流供给能力。铁路、道路运输业务量稳中有升,航空物流需求增长势头尤为显著,其业务总量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实现环比增长,腹仓利用率维持高位。传统物流转型升级与新兴业态领跑并行,跨境物流韧性增强,共同推动现代物流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孟圆表示。
尽管面临复杂外部环境,物流微观主体展现出较强韧性。重点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增速比前8个月回升0.1个百分点,物流业务活动趋于活跃。在营收规模稳步扩张的同时,企业持续推进精细化运营与成本管控,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5.5元,比上半年下降0.2元,收入利润率回升至3.3%,环比小幅改善。快递、跨境物流等细分领域增长势头尤为明显。
孟圆表示,综合来看,在传统旺季及促消费政策带动下,物流企业经营状况正呈现边际回暖与改善的趋稳发展态势。
展望未来,孟圆认为,四季度随着海运、电商快递物流等领域迎来传统旺季,物流需求有望企稳回升。加之近期国常会对持续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做出一系列明确部署,现代物流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降本增效为目标,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推动物流从“规模扩张”向“质效升级”加速迈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