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在这个时间节点,银发经济再次成关注话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今天(10月29日)下午,一份聚焦40岁~70岁人群的《乐龄族兴趣生活方式图鉴》(以下简称“图鉴”)在广州发布。这份图鉴是由大成人在线兴趣学习平台兴趣岛基于超3500万名用户的深度调研而编制,系统呈现了当代中、老年人兴趣消费的四大新趋势:从浅层体验转向深度参与的“沉浸式投入”,打破年龄壁垒的“跨代社交”,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新实践,以及从“将就”到“讲究”的品质型悦己消费。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8.3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20万亿元。作为银发经济的一条细分赛道,老年兴趣教育市场近几年也在快速增长。
兴趣岛创始人兼CEO(首席执行官)朱峻修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老年兴趣教育当前还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行业尚缺乏一个公认的服务标准。广东银龄产业研究院院长洪文超也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新兴一代“活力老人”(指60岁至70岁的低龄老年群体)增多,不少新玩家正跨界进入老年兴趣教育赛道。而一些机构的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也导致行业的确存在一些乱象。这需要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监管,同时有赖于行业自律,产业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老年兴趣教育市场快速增长
2025年,中国的老年兴趣教育市场有多火热?两个例子可以证明。
今年6月,福建老年大学启动今年第二期短训班报名。当时,1小时内系统浏览量达3万余人次,6门课程325个学位一上线就被“秒杀”一如既往的火爆场景让不少人感慨:“老人上学堪比春运抢票。”
另一个例子是,聚焦K12领域的昂立教育今年也开始积极探索老年兴趣教育培训、老年文旅等。此外,新东方、量子之歌等多家上市公司也正如火如荼地加码老人教育赛道。
10月29日晚间,洪文超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称,在线下市场,一些公立老年大学“一位难求”。在线上,一些在线兴趣平台这两年也发展得很快。“这批‘活力老人’很多上过大学,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互联网接受度也高。”
弗若斯特沙利文此前预测,2025年中国老年兴趣教育用户规模达8620万人,渗透率为27.3%;到2027年,中国老年兴趣教育用户规模或能突破1亿人次,渗透率提升至30.1%。
产业如何进一步“提质”?
10月29日上午,朱峻修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他提到,老年人群的兴趣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个行业性核心命题:缺乏公认的服务标准。“一旦(服务)不容易标准化,又有巨大的需求时,就很容易滋生一些不良现象。”他认为,拥有正确的使命和愿景,对于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或者公司而言,至关重要。
据朱峻修透露,兴趣岛于今年3月正式发布《九不做服务标准》,系行业首家对外公开发布服务标准的品牌。这“九不做”包括:不做虚假广告夸大效果以误导用户、不做让用户借贷购买的行为、不做有关医疗治疗的产品服务等。8月,兴趣岛发布《在线兴趣学习“九不做”服务标准联合倡议》,推动消费者权益保障和行业标准化发展。
洪文超同样告诉记者,一些进入老年教育赛道的机构可能不具备对应的资质,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甚至有的不以教育作为真正出发点,不注重售后交付和服务,使得这个行业存有一些乱象。政府层面也在出台一些监管政策,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就提到,通过搭建、完善老年教育平台,丰富老年文体服务,同时还要“打击涉老诈骗行为”。
洪文超也呼吁,有关政府部门可采取设置行业准入门槛、对优质企业加大激励等措施,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在产业层面,他也希望行业可以建立起自律机制,从业者要抱着长期经营的心态进入老年教育领域,莫让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循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