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加拿大央行降息25个基点至2.25%,符合市场预期
大家好!一起来关注海外央行降息动态。
10月29日晚间,加拿大央行(BoC)宣布,将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5%。

消息公布后,美元兑加元短线走低。
加拿大央行表示,此次降息基于经济疲软态势,同时预期通胀将维持在2%目标附近。
加拿大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经济过剩产能预计将逐步消化。核心通胀指标顽固维持在3%左右,但更广泛的指标显示潜在通胀约为2.5%。加拿大央行称,若经济前景发生变化,将准备采取相应行动,并会继续密切关注数据表现。
加拿大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称,“我们在加拿大经济中看到的疲软不仅仅是周期性衰退,也是一种结构性转变。美国的贸易冲突削弱了加拿大的经济前景。关税造成的结构性破坏正在降低我们的生产能力并增加成本。这限制了货币政策在保持低通胀的同时提振需求的能力。”
今年1月份,加拿大央行首次发布经济预测:预计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5%,第四季度增长1%;将2025年GDP增速下调至1.2%,预计2026年GDP增长1%;下调2025年CPI增速预期至2%,预计2026年和2027年CPI增长2.1%。
与此同时,加拿大央行将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从1.8%分别下调至1.2%和1.1%,理由是美国贸易政策影响。加拿大央行预估2025年通胀为2%,2026年约为2.1%。由于美国贸易政策持续不可预测,可能的结果范围仍然比平时更宽。
加拿大央行下一次宣布隔夜利率目标的预定日期是2025年12月10日,下一份货币政策报告(MPR)将于2026年1月28日发布。
此次加拿大央行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多数经济学家和分析师认为,在高失业率与低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加拿大央行将下调政策利率。
此前,加拿大9月通胀数据显示整体CPI同比上升2.4%,超出市场预期的2.3%,核心通胀指标(剔除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因素)普遍走高。加拿大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包括失业率维持在7.1%的高位、企业投资与招聘意愿低迷等。
加拿大央行近期开展的商业与消费者调查显示,企业普遍认为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会进一步扩大,但需求疲软、订单减少和招聘放缓的趋势仍将持续。
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该国企业倒闭率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5.0%,扭转了6月下降0.2个百分点的趋势。同期,企业开业率稳定在5.0%,较此前连续四个月的4.8%有所回升。活跃企业总数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结构性分化显著:高度依赖美国需求的行业商业活动急剧收缩。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上周六宣布,将在现行关税基础上对加拿大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作为对安大略省政府一则批评性电视广告的回应。此举令美加双边贸易关系再度陷入紧张。
加拿大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指出,美国关税及其影响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无法弥补贸易战造成的损害。“几个月来,我们一直在强调,货币政策无法挽回关税造成的损害。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加剧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将效率降低,成本更高,收入更少。只要通胀得到良好控制,货币政策可以帮助经济调整,但不能使经济恢复到关税前的路径。”
今年9月,受持续的美加贸易摩擦影响,加拿大央行将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5%。加拿大9月货币政策声明中指出,如果经济风险加剧且通胀维持在可控范围内,央行将准备进一步降息。同时,加拿大央行部分成员认为,鉴于经济疲软(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可能进一步恶化),可能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虽然此次降息顺利落地,但加拿大央行在声明中暗示其降息周期可能结束,除非通胀和经济前景发生变化。
市场经济学家也对加拿大央行后续进一步降息前景保持谨慎。此前调查显示,21位受访市场人士中大部分预测,此次降息后,加拿大政策利率直到明年年底都将维持在2.25%。只有少数受访者押注利率将进一步降低至2%以下,理由是通胀黏性与财政支持的潜在增强。
近期,全球进入“超级央行周”,美欧日加四大央行罕见“同时开会”。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将宣布最新的利率决议。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进行年内的第二次降息。
另外,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与日本央行同样在周三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决议将于周四公布。相比加拿大和美国的降息预期,市场预计日本、欧洲央行或将“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