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成都10月29日电(记者陆宇航、孙广见)在10月29日举行的“2025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成都老年健康发展年会”上,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军在“机会清单发布”环节详细介绍《成都市做优做强银发经济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并发布成都银发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
“到2027年,全市银发经济产业规模将达到1100亿元,争创一家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培育15家以上全国知名企业,推动30项以上产品(服务)进入国家推广目录。”张军表示。
张军表示,要推动形成“1+3+7+N”银发经济总体发展格局。将聚焦养老服务业、智慧养老产业、康复辅具产业、抗衰老产业、老年生物医药产业、康养旅游产业、老年中医药产业七大重点领域,力争实现多项突破。同时,要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领军企业壮大行动、品牌产品培育行动、特色园区创建行动、标杆项目引进行动、银发场景创建行动、产业平台构建行动和银龄人才蓉养行动八大攻坚行动,确保项目落地、投资落实、品牌打响。
“在保障方面,要强化顶层设计与‘十五五’规划衔接,加大金融、用地、医保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与标准体系建设,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切实守护老年人权益。”张军说。
成都市银发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包括了需求和供给两端。“成都市银发经济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共29项,整合了成都银发市场亟待满足的3个重点领域。”张军介绍,一是智慧医养,包括智能照护、AI精准康复、智能体征监测、智慧餐饮等;二是康养文旅,旨在推动“旅居+养老”深度融合;三是消费平台,需要建设聚焦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医养服务等在内的线上综合消费平台。
“银发经济应用场景供给清单共49项,从四方面展示了四川本土和国内领先企业在银发经济领域的创新成果。”张军表示,一是智慧康养,提供AI康复机器人、长者陪伴机器人、智慧广电居家养老大数据平台等产品和服务;二是医疗医养,包括微创治疗、冲击波治疗仪、卧床老人失能照护机器人和智能药盒等高精尖医疗器械和智能护理产品;三是康养食品,包括低糖大米研发、深加工食品和针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的产品等;四是品牌消费,如旨在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撬动消费的银发经济场景应用中心。
在“机会清单发布”环节前,金堂县智慧家政产业园、银龄智荟平台经济等代表性项目完成集中签约,覆盖智慧康养、康复辅具、银发电商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成都银发产业的强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