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9 17:28:00 股吧网页版
第十一批集采开标现场直击:少有令人哗然的极端报价 倒逼行业升级效果显现
来源:澎湃新闻

  10月27日的早上7时,上海微凉的晨风中,上海市青浦区卓越铂尔曼大酒店一个门口处已聚起三三两两的人,他们手里的文件袋装的是当天第十一批药品集采的申报资料。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场外等候区。澎湃新闻记者李潇潇摄

  自2018年“4+7”试点以来,药品集采成为影响国内医药行业的重要政策。第十一批集采共纳入55个品种,有400多家中外药企参与。对于集采这一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政策,医药行业早已不再陌生,但每次参与的紧张感与压力感并没有消失。对于此次中标的预期,一位历经三四次集采的国内药企代表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看运气吧!”

  此次集采的规则进一步优化,也更为复杂,耗时也更长。早在10月22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在申报注意事项中提醒:“考虑到中选规则一、二、三依次进行,中午间隙时间短,信息申报大会结束时间也可能较晚,会场备有简单点心。”直到10月27日晚上十二时许,开标现场才完全结束。

  10月28日下午六时左右,第十一批集采的拟中选结果对外公布。此次集采共有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其中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预计全国患者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质优价宜的中选药。

  直击集采现场:有专家认为今年企业报价平稳合理

  根据第十一批集采的安排,当天上午7时开始预检和签到,7时30分至10时30分受理申报材料,10时30分企业代表凭大会入场券进入开标现场。早上7时前后已经有企业代表等候在开标入口处。

  值得一提的是,上药、国药等药品下游流通企业也有代表来到集采现场,还有流通企业为药企客户设置了休息间,产业链各环节对集采的关注度可窥一斑。

  有一家国内某药企已经参加了三四次集采,本次有一个品种参与。对于此次能否中标,该代表称:“看运气吧!”也有国内药企代表称,参与集采还是挺有压力的。

  另一家主要做仿制药品种的印度外企是第二次参加集采,此次仅有一个品种参与,面临十几家的竞争格局。该代表表示,虽然希望中选,但对公司中标的信心比较低。自己公司在选择品种立项的时候,可能挑了只有一两家的“好品种”,但两三年之后,中国市场可能已经有三四十家了。在这位代表看来,国内仿制药企更有成本优势,原料、辅料、工厂等都是本地的,而仿制药外企需要在海外生产,还需要运费,优势更低,在集采中标的竞争力小一些。

  “中选跟不中选还是不一样,如果一个品种有十几家中标了,你没中标,确实还可以销售,但没有意义了。”上述外企代表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家的报价策略很简单,就是预估一下成本等因素,能报的最低价是多少。在他看来,这也是大部分参与集采企业的策略。谈及未来,上述代表认为,依然会参与集采,但自家满足条件的品种可能不是很多了。

  上述代表还指出,在《我不是药神》电影中,中国人去印度买便宜的药,但目前的情况可能在发生逆转,从中国买药比印度更便宜。他介绍,印度没有医保体系,基本都是商业保险,自费的比例比较高,患者需要自己付费,药品价格也是市场自主定价,也有招标,但采购的比例很小。

第十一批集采申报信息公开大会现场。澎湃新闻记者李潇潇摄

  在申报信息公开环节,在公证处的见证下,宣读人在现场公开念出相关企业的报价信息。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海现场见证了部分企业的报价情况。他明显感觉,今年企业的报价平稳合理,现场没有看到很多让参与者哗然的极端情况,这说明今年的集采规则的优化还是起作用了。

  规则优化:提高质量门槛,首允医疗机构按厂牌报量

  第十一批集采的采购规则总体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其中质量是药品的生命线,也是大众对集采关注的重要方面。

  据悉,此次集采更加关注企业质量控制水平,提高企业投标的质量门槛,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验提出要求,并要求投标药品2年内不存在抽检不合格、所在生产线2年内不存在违反GMP的情况。集采中选后,药监部门将把中选药品纳入重点监督检查范围,开展中选企业检查和中选产品抽检“两个全覆盖”。

  规则方面,此次集采首次允许医疗机构按照厂牌报量,共有4.6万家医疗机构参加了本次集采报量,报量的77%具体到了品牌,23%按通用名报量。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滨表示,整体来看,此次集采保量达到了预期结果,现在就看各家医疗机构按照厂牌报的量能落实多少,她个人对此持比较乐观的看法。顾海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创见的措施,这说明集采充分注重了临床医生的用药习惯。从厂牌报量的情况,也说明医生也很希望按照原有临床的使用习惯来选择药品,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此次集采还特别强调“反内卷”的原则。为保证公平,本次集采继续对中选价差作一定控制。同时,为防范个别企业报出异常低价“熔断”其他正常报价的企业,导致整个品种的中选价过一则低,本次集采优化了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当“最低价”低于“入围均价的50%”时,将以“入围均价的50%”为价差控制的锚点。对此,顾海指出,这一条规则既防止了企业恶性竞争,也让企业也能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第十一批集采信息公开大会现场。澎湃新闻记者李潇潇摄

  虽然第十一批集采强调“反内卷”的原则,但从现实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依然有不少“卷王”品种,如哮喘治疗药物二羟丙茶碱注射剂有48家企业参与;抗菌药物头孢唑肟注射剂报量企业有41家;治疗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法莫替丁注射剂有38家企业报量。

  顾海认为,按照规则,对于中标的低于锚点价格的药品,企业要给予其成本的说明。此外,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医保局也有协同治理机制,对低价中标企业加强飞行检查的频次,以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如果药品质量稳定可靠,低价中标是可以的,但如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就触碰了集采的底线。

  有药企代表认为,虽然集采规则在优化,但对于这种动辄十几家甚至几十家的热门品种,市场竞争那么激烈,有企业报出更低价依然可以理解,有关部门也不会拒绝这样价格的产品中选。对于这种现象,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院商学院院长常峰指出,集采方案在不断优化,希望参与企业更理性报价,但这并不能保证竞争激烈的品种一定不会出现低价的情况。

  专家:集采推动医药行业升级效果已显现

  自2018年以来,我国已经组织多批药品集采。此前10批国家药品集采,共覆盖435种药品,平均降幅均超过50%。集采品种的选择有一个重要前提,即“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也就是说,集采品种都是已经过了专利期,且市场竞争充分的成熟品种。

  常峰指出,如果仿制药特别赚钱,没人有动力去做创新药。对于仿制的成熟产品,其利润就应该是适度的。如果利润太低,对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但是,如果利润过高,企业是没有创新动力的,因为创新风险很大,投入很大,企业不一定愿意拿这些钱去做真的创新。

  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也认为,集采对企业起到倒逼作用,一个是倒逼创新,一个是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指出的是,仿制药也有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另外,我国开展集采以后,仿制药企业的并购金额是在大幅上升的。过去国内药企小而散,哪怕只是供应一个地方的几家医院,只要营销做得好,就够某些药企“躺平”,由于没有动力,仿制药的高利润有时并不会推动企业去转型。在集采的推动下,药品价格虚高的部分被挤压掉了,推动企业去做更加创新,也更加具有高价值的业务。

  江滨认为,集采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已经显现。通过这几年的集采,无论是中选企业还是非中选企业,都更加明白,光靠仿制药挣钱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很多企业在原有优势领域和战略领域加大创新研发力度,而且效果很明显。可以看到,企业的创新投入在增加,立项决策的质量也在提高,这是非常明显的。最近一两年,中国资本市场对创新药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中国创新药的申报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这说明集采七年多以来,对行业转型的推动或引导作用已经出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