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增材制造行业的企业,杭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加增材”)于2025年6月30日IPO申请获得受理,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据悉,易加增材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级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
易加增材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922.21万股,拟募集资金12.05亿元。尽管近年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维持增长态势,但是记者发现,该公司面临核心元器件较为依赖进口、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以及应收账款增长较快等问题。
营业收入三连增
据了解,3D打印是一种通过逐层添加材料把数字模型直接转化为实物的制造技术,故又称增材制造。与铣削、铸造等传统材料加工不同,3D打印能在无需模具情况下实现复杂结构的快速成型,具备轻量化、个性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消费电子、建筑与基础设施等领域。
据天眼查,易加增材成立于2015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始终致力于降低增材技术的工业应用门槛,让3D打印走向直接制造,是全球范围内技术水平先进的工业级增材设备制造商之一。
据招股书,2022年—2024年(下称“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47亿元、4.09亿元、4.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2.60万元、6858.15万元、9881.34万元。尽管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但相较于同行业公司,易加增材仍有一定的差距。
据了解,易加增材国内竞争对手为铂力特、华曙高科等。以2024年为例,铂力特营收为13.26亿元,净利润为1.04亿元;华曙高科营收为4.92亿元,净利润为6721万元。从业绩来看,易加增材与华曙高科相当,不过,与铂力特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报告期内,易加增材经营性现金流呈恶化趋势,分别为-1.06亿元、1967.28万元、-9379.50万元。对此,易加增材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度公司存货的增加金额同比减少,同时客户回款增加、向供应商付款减少,且当年度净利润金额大幅提升,使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正。
“2024年度存货的增加金额同比减少,但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金额同比增大,两者的合计金额同比基本持平。而经营性应付项目由增加变为减少,原因为公司取得股权融资款后向供应商支付货款,进一步加大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差异。”易加增材称。
与此同时,易加增材表示,2025年1—6月公司备货规模适当缩减的同时持续向供应商支付货款,使得存货的增加金额减少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金额增加,此外客户回款占收入比例小幅下降,综合影响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仍然为负。
激光器振镜全靠进口
值得关注的是,在招股书中,易加增材坦言,公司核心元器件激光器、振镜对进口依赖程度较高,进口振镜、进口激光器在行业内应用历史较久,性能成熟稳定,知名度相对更高,而国产振镜、激光器的技术成熟度相比进口振镜、激光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导致全球经济效率损失,已对全球供应链体系造成显著影响。记者询问:若未来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相关国家或地区持续出台并强化限制性贸易政策措施,是否可能造成产业链上下游交易成本增加,从而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易加增材表示,公司目前正在与国内厂商合作,进行产品验证,已在少部分已形成收入的设备中测试使用了国产激光器、振镜,公司目前已逐步具备国产零部件替代的能力。随着未来国产零部件长时间稳定性的进一步提升,国产器件在公司设备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
记者翻看招股书发现,公司存在“转贷”行为,即先将贷款资金支付给供应商,再由供应商将资金转回公司,以满足银行贷款要求,合计转贷金额11,954.96万元。有业内人士表示,转贷是银行监管明令禁止的行为,属于资金管理严重不规范。
对此,易加增材表示,上述情况已在报告期内得到整改和规范,公司在《筹资管理制度》中明确禁止通过转贷方式筹集资金,整改和规范后未再发生此类行为。除此以外,公司现有内部控制体系较为健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公司经营管理各个关键环节发挥了较好的管理控制作用,能够对公司各项业务的健康运行及经营风险的控制提供保证。
应收账款持续增长
记者在翻看招股书时发现,虽然近年来易加增材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增长逐年递增,但是各期末应收账款亦随之增加。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分别为0.74亿元、1.38亿元、1.9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3.30%、37.68%、46.04%。
截至2024年年底,一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余额为0.75亿元,占比34.59%,部分长账龄款项未能得到完全收回。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04次、3.46次、2.54次,尽管呈现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对此,易加增材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龄主要分布在1年以内,占比超过90%。公司对于账龄在2—3年、3—4年和4—5年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较同行业上市公司更为严格,除此之外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一致。
与此同时,记者还发现,公司存在存货跌价损失的风险。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68亿元、3.75亿元、4.45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1.26%、47.20%、43.26%。对此,易加增材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呈增长趋势,同时考虑到增材制造市场蓬勃发展,且公司大中型金属3D打印设备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为提高交付能力适度备货,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大,因此各期末存货金额增长较快。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238.84万元、576.54万元、717.01万元,跌价准备金额持续上升,对此,易加增材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存货跌价风险相对较小。
报告期各期末,同行业上市公司华曙高科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比例与公司接近,而铂力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比例显著高于公司和华曙高科,主要原因为铂力特3D打印设备收入的占比低于公司和华曙高科,其3D打印定制化产品的跌价风险较设备产品更高。公司报告期内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符合3D打印设备行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