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9日讯 中基协最新公布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9月报。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产品存续总规模9月底已增至20.74万亿元,逼近2023年9月底20.81万亿元的存续总规模,并创下2023年10月以来的新高。在增量上,较之8月底,私募机构登记数量、私募产品备案数量及设立规模均实现环比回升。
9月报指出,在中基协AMBERS系统办理通过的机构共14家,其中,证券类私募、股权类私募分别有10家、4家,证券类私募登记数量罕见反超股权类私募,或在表明机构对二级市场的布局意愿相对增强。同在9月,共计224家私募完成注销。
增量上,9月备案私募产品共1605只,新备案规模711.74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分别有1048只、380只、177只,各自新备案规模依次为368.21亿元、145.15亿元、198.39亿元。
截至9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404家,其中股权类私募、证券类私募、其他私募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类私募分别有11607家、7614家、177家、6家。
与此同时,存续私募基金共137245只,管理基金总规模为20.74万亿元。其中,存续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分别有79845只、29952只、26661只,存续规模依次为5.97万亿元、10.98万亿元、3.48万亿元。
具体到证券类私募产品的备案情况,据私募排排网数据,9月652家证券类私募合计备案了1028只私募证券产品,较8月的1145只环比减少117只,减幅为10.22%。股票策略仍是备案主力,占比超六成。
百亿量化私募备案热情持续高涨,利位私募9月备案最多,共计备案23只产品。这家准百亿私募成立于2015年,主打主观+量化策略。同时,茂源量化、博润银泰、进化论资产、明汯投资等百亿量化私募备案均超10只产品。
9月新登记证券类私募“出身”亮眼
从9月的备案情况来看,二级市场的配置价值正吸引投资人士入场布局设立证券类私募。
今年三季度,除了9月之外,股权类私募的月度登记数量均超过或持平于证券类私募。即使是月度私募登记最多的7月,新登记的22家私募中,证券类私募、股权类私募分别有6家、16家,证券类机构比股权类机构少10家。
就创始团队背景而言,今年以来新登记私募呈现三大标签:一是核心团队具备量化投资经验;二是团队成员拥有公募从业背景;三是知名私募高管独立创业。
在总量严控的背景下,新私募的“出身”呈现出显著的精英化、专业化特征。这一趋势在9月登记的证券类私募中得到集中体现,核心高管团队多具备量化背景。
青岛芒果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兼投资负责人王上,曾任量化私募弈倍投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基金经理,先后供职近12年。该私募合规风控负责人李仪,曾在林园投资风控合规岗位任职近4年。
南京科锘基金法定代表人、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徐志翔与监事王皓均曾任职于美国城堡投资全球量化策略部门,曾为同期同事;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向伟,历任百度国际AI团队技术负责人,通联数据智能投研总监,浙商基金量化投资负责人、联席总经理兼首席AI科学家等。
另外,南京良源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兼投资总监代绍礼,曾任量化私募北京中金量化基金经理;副总张敬源,曾任中期资管量化交易负责人;上海华耀法定代表人、董事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李光,曾于知名量化私募磐松资产历任研究部副总兼投资总监、基金经理。
同月登记的广东友安,法定代表人、实控人宋昆曾是一位在易方达体系内任职逾18年的资深行业人士,曾先后在公募基金易方达、易方达资产、易方达资本担任高管。
再看私募基金管理人地域分布情况。截至9月末,已登记私募数量从注册地分布来看(按36个辖区),集中在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浙江省(除宁波)、广东省(除深圳)和江苏省,总计占比达72.31%,高于8月份的72.27%。其中,上海市3648家、北京市3193家、深圳市2902家、浙江省(除宁波)1556家、广东省(除深圳)1540家、江苏省1192家,数量占比分别为18.80%、16.46%、14.96%、8.02%、7.94%和6.14%。
从管理基金规模来看,前6大辖区分别为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东省(除深圳)、江苏省和浙江省(除宁波),总计占比达75.41%,略高于8月份的75.39%。其中,上海市53251.97亿元、北京市48723.82亿元、深圳市19595.51亿元、广东省(除深圳)13049.28亿元、江苏省11903.15亿元、浙江省(除宁波)9880.28亿元,规模占比分别为25.67%、23.49%、9.45%、6.29%、5.74%和4.76%。
量化核心策略仍聚焦权益市场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在9月新备案的1028只产品中,以一级策略来看,其中股票策略产品有668只,占比仍超六成。
经统计,9月新备案量化产品共计364只,备案占比为35.41%,这其中,股票策略产品、多资产策略、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债券策略、FOF分别有257只、39只、48只、12只、8只,占比分别为70.6%、10.71%、13.19%、3.29%、2.2%。新备案的量化产品中,股票策略占比超七成,量化策略仍在聚焦权益市场。
以二级策略来看,9月备案最多的是量化多头产品,共计166只,占比为45.6%。紧随其后的是股票市场中性、量化CTA产品,分别备案69只、45只。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产品的月度备案占比自今年1月的38.42%一路攀升至7月的峰值47.77%,然而,这一占比在8月出现回落,9月骤降至35.41%,已低于年初水平。
有私募人士指出,这并非量化策略失效,更可能是短期市场环境与风险偏好变化导致的阶段性调整。其核心策略仍聚焦权益市场,表明量化私募长期仍看好A股的超额收益空间。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9月备案产品的652家私募中,百亿私募47家、准百亿私募38家,另外0-5亿元规模私募最多,共计345家,占比超五成;从投资策略来看,这652家私募中,量化私募、主观私募、量化+主观私募分别有155家、348家、129家。
9月备案至少10只产品的私募共计6家。其中,利位私募9月备案最多,共计备案23只产品。这家准百亿私募成立于2015年,主打主观+量化策略。董事长张晟刚曾供职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华安基金固定收益部、中银基金专户理财部。
此外,百亿私募茂源量化、银叶投资9月分别备案13只、12只产品,另外3家百亿量化私募博润银泰、进化论资产、明汯投资均备案10只产品。
在月度备案产品至少10只的私募名单中,百亿量化私募占据了绝大多数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