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10月29日在江苏南通举行。600多名上市公司高管和投资机构代表、专家学者,围绕“向新而行以实致远智启未来”的主题,共同探讨上市公司如何锚定国家战略锻造核心竞争力,为“十五五”时期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筑牢基础、贡献力量。
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中的“优等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盘,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新华社副社长霍小光致辞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上市公司要以“新”为帆,在创新浪潮中澎湃新质生产力;要以“实”为锚,在实干笃行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要以“智”为桨,在数字化浪潮中启航新程。同时,他表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舆论环境。新华社将充分发挥旗下以中国证券报为代表的权威专业媒体广泛联系资本市场的优势,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在致辞中介绍,南通正在开辟向新而行、以实致远的新天地,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超1.2万亿元,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纺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半壁江山”,能够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丰沃土壤和广阔空间。
多位专家学者就上市公司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思考。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表示,要充分理解“十五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把握好经济发展是主旋律、实体经济是着力点、国内市场是主战场、改革创新是驱动力、民生改善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几个关键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认为,芯片产业的竞争,本质是产业生态的竞争,建议强化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中的作用,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链主”效应,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繁茂的产业生态,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中提出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专章部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张永军表示,全球化发展是上市公司拓展发展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要积极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式优化生产运营,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本次论坛由中国证券报与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