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汤立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
“下一个五年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任务在于提升制度包容性与健全投融资功能,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将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与深度,尤其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意味着未来五年将进一步突破现有制度对经营主体的限制,例如优化发行上市标准、完善差异化监管规则等,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
田轩认为,资本市场正从“融资主导”转向“投融资均衡”,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与科技创新相适配、与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相衔接的现代资本市场体系。这一转型不仅强调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更注重投融资两端的利益平衡与长期稳定。
田轩表示,“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举措。
他认为,未来市场改革方向,可能会围绕丰富期货和衍生品品种体系、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市场扩容和规范化发展、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规则完善、提升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加强风险防控等几方面展开,包括稳步推出更多大宗商品期货期权品种,积极探索金融期货衍生品创新,如股指期权、国债期货期权等;进一步拓宽基础资产范围,支持绿色资产、知识产权、基础设施REITs等创新型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盘活存量资产,服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优化期货和衍生品交易、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健全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框架,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和安全;稳步扩大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逐步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市场交易,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