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重上4000点
10月28日,A股再次创造历史。
10点14分,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大关,为最近10年来首次。盘中一度涨至4010点,随后震荡回落。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988点,微幅下跌0.2%。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只不过是最近1年多时间以来上涨行情的延续。自去年“9·24行情”以来,上证指数从2689点涨至当前的4000点,累计涨幅已达48.75%。
在此期间,股市主要指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科创板上涨130.3%,创业板指数上涨111.2%,两大指数涨幅均超过1倍。此外,深证成指上涨70.0%,沪深300指数上涨49.3%。
上述数据显示,早在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之前,牛市早就开始了。
本次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市场普遍认为是由政策、资金和产业趋势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就强力政策支持方面,近期,“十五五”规划明确了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强力提振了市场信心。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在不断释放了积极信号,证监会10月27日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八个方面,提出23项具体措施,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资金结构优化方面,与2015年“杠杆牛”不同,当前市场杠杆水平合理,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一直没有超过3%,最高值出现在2025年10月17日,约为2.51%。更重要的是,市场驱动力已转向机构资金和长期资金,中央汇金、证金公司、国新控股、社保资金和保险资金持续进场,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
同时,本轮行情也存在产业趋势驱动因素。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是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在全球科技浪潮和国产替代双重逻辑下,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牛市还没有结束?
10年前,市场上曾出现“4000点是牛市起点”的说法,结果,从“起点”到“终点”只持续了短短2个月时间。这是不是意味着,股市再上4000点之后,又会重蹈10年前覆辙?
其实,4000点既不是牛市起点,也不是牛市终点。从政策环境、企业盈利趋势、估值水平及资金流向四大维度来看,股市仍然有上升空间。
从估值来看,美国高盛公司认为,当前MSCI中国指数动态市盈率为12.9倍,沪深300指数为14.4倍,较发达市场折价35%。对比历史,当前估值水平较2007年(15-20倍市盈率)仍有15%-20%的上升空间。
另外,中国老百姓的资产在股市中的配置比例并不高。据高盛数据,中国家庭股票配置比例仅22%,远低于房地产(55%)和现金(27%),因此,潜在迁移资金规模达数万亿美元。这些资金不会在短时间内进入股市,但它们可为未来的慢牛行情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这意味着牛市没有结束,4000点是牛市一定会经过的点位。
能涨多少?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正进入“慢牛”周期,预计2027年底前关键指数有30%上涨空间。对照目前上证指数所处位置,上证指数有望突破5000点。
随着指数的升高,投资者的分歧会加大,牛市中的波动也会增加,这在历次的牛市中都有体现。特别提醒投资者,不要盲目追涨杀跌,牛市中敢于持股才是最正确的投资策略。如果实在不会选股,也可以选择流动性较好的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创业板ETF等等。只要指数涨了,这些ETF就能给投资者带来确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