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雁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建议》将以”三维方向+四大支柱“建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说,首先明确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锚点——实体经济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着力点,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围绕这一锚点,进一步划定了三大关键发展方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并聚焦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等目标,同时明确“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的要求,旨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产业体系框架。
苏剑认为,《建议》通过四大关联紧密的支柱任务,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搭建起完整支撑:作为实体经济“基本盘”,传统产业的优化提升是首要基础,需通过技术改造与模式创新实现“升级焕新”,为整个产业体系筑牢根基;在此之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关键突破点,凭借其长期性与高质量属性,既能为产业体系注入持续增长潜力,也能助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苏剑说,服务业的“提质融合”则是产业协同的重要纽带,一方面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升级,满足民生需求,另一方面需深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融合,并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同时通过完善开放监管与经营主体环境,让服务业在“提质”中实现规范发展,进一步畅通产业循环。
在苏剑看来,作为产业发展的“硬支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需与前三项任务协同推进,《建议》明确其要遵循“适度超前、布局合理、可持续”原则,既要推进信息通信、网络、算力、重大科技设施等新型基建,为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提供基础保障,也要优化能源国际运输通道、能源骨干通道及水网布局,打通产业发展的“血脉”,最终形成各环节相互支撑、协同共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