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出海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对高质量、专业化海外综合服务需求显著增加。
近日,商务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个海外综合服务领域的指导文件。
《指导意见》提出6方面16项具体举措,旨在构建完善与我国对外投资贸易规模体量及发展态势相匹配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形成央地联动、区域协同、资源集聚、内外贯通的立体化、全链条海外综合服务生态。
在此背景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王雪坤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我国首个海外综合服务领域的指导文件,《指导意见》精准对接出海企业痛点,标志着我国对外投资贸易服务保障正式进入综合化、系统化、体系化新阶段。
海外综合服务需求显著增加
王雪坤认为,完善和强化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保障对外投资的安全与收益,在当前阶段意义重大。
近期召开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当前,我国对外经贸投资合作持续保持高水平发展,货物贸易规模已连续八年位居全球首位,对外投资累计达3.1万亿美元,境外设立企业超过5.2万家,整体规模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王雪坤称。
然而,与巨大体量并存的,是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王雪坤称,当前全球冲突与争端频发,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亟需加强对企业出海的服务保障,协助企业应对风险,实现稳健发展,促进互利共赢。
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商务部研究院今年发布的《2025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风险指数报告》,由于世界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和转型压力、贸易保护主义进入高强度阶段,该年度较上年上升5.8个点,出现2021年以来最大增幅,反映未来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总体风险明显加大。
“我国正处于产业由大到强、由全到精的关键阶段,在全球范围内统筹配置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各类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企业出海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也在同步增加,企业对高质量海外综合服务的需求愈加迫切。”王雪坤解释道,因此,亟需构建与对外投资贸易发展相适应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为出海企业平稳安全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系统化构建服务生态
《指导意见》围绕构建完善与我国对外投资贸易规模及发展态势相匹配的服务体系,提出了6方面16项具体举措。这6方面主要包括优化完善公共服务、集成创新地方服务、延伸健全海外服务、加强经贸合作保障、拓展提升专业服务以及提升出海企业能力。
王雪坤认为,相关举措总体呈现出目标导向鲜明、多方协调联动、境内境外贯通、投资贸易联动等特点。“该体系涵盖从中央到地方、从境内到境外、从政府到市场等多个层面,强调统筹协调和协作联动,以系统性思维推动服务资源整合升级,在全国范围优化公共服务、提升专业服务、加强政务服务,整体性提高出海服务水平。”他称。
例如,在境内境外贯通方面,《指导意见》进行了双向部署。王雪坤解释称,该体系一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形成出海服务开放高地;另一方面,引导海外商协会、境外经贸合作区、中资法律服务机构等在重点国别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协助企业解决落地难题。通过双边合作机制建设、风险信息跟踪和发布、用好争端解决机制等举措,营造安全有利的海外经营环境。
在投资贸易联动方面,王雪坤表示,《指导意见》整合了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服务资源,实现政策咨询、业务办理、市场开拓等服务的一体化供给,满足企业投资贸易联动发展需求。通过完善双边投资贸易协定、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司法协助等制度性安排,助力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在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中,扩大对外贸易与拓展对外投资往往是相辅相成、协同推进的。因此,本次构建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特别强调加强投资与贸易的协同,以助力企业实现互利共赢。”王雪坤解释称,当前尤需重视专业服务与投资的联动,为出海企业在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环境、政策体系、仲裁机制及争端解决等方面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支撑,“这也是本次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中重点强化的内容”。
在这一方面,《指导意见》强调,应围绕出海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法律、金融、财会、咨询、数字技术、知识产权等专业机构增强出海服务能力,创新产品与服务方式,为出海企业精准赋能。
在强化外部专业支撑的同时,《指导意见》同样提出要提升出海企业自身能力。例如,引导企业科学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强跨国经营管理培训和人才培养。强化国际多边机构合作,提供合规咨询服务,促进企业熟悉掌握国际通行规则,提升海外经营合规水平。
王雪坤对此表示,部分企业初涉海外市场,对东道国的法律法规、金融外汇、税收及用工制度等不够熟悉,导致经营和合规方面遇到困难。因此,提升企业海外经营能力,增强其对国际市场的认知、适应与风险把控能力至关重要。这也是推动企业国际化、提升国际经营水平的必然要求。
“企业需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建设,同时依托综合服务体系获得外部支持。唯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系统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我们应逐步培育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运营娴熟的跨国公司。虽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需成为跨国公司,但提升海外经营能力是当前迫切且必要的任务。”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