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平安举行“平安大讲堂”活动,与会专家围绕保险业如何从“事后赔付”向“全流程风险管理”转型展开探讨。
会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称,保险的最终价值在于切实回应社会需求。随着我国保险业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保险发展更偏重保障归位、风险共治,不再是单纯的“事后补偿工具”,而是通过“事前防控、事中干预、事后赔付”的全链条服务,减少社会总风险成本。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平安介绍,公司切实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创新推出了“平安行·出行安全守护计划”(简称“平安行”)和“平安24全球守护计划”(简称“平安24”)两款综合保障保险产品,覆盖境内外出行保障场景,旨在构建“防救赔用”安全体系,推动保险服务从被动赔付到主动风险管理的根本性转变,打造保险服务的“平安样本”。
平安产险个人非车及意健险部副总经理方兴表示,“平安行”产品跳出传统“事后赔付”思维,构建了“防救赔用”全旅程急难救援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平安行”已保障客户4290万人,理赔案件超3500起,提供超400次救援服务。接下来,“平安行”将持续升级境内救援体系,以专业、科技与人文关怀,守护客户的出行安全,并依托“大数据+大生态”构建智慧出行全旅程守护。
平安产险重要客户部海外产品组经理袁辉介绍称,“平安24”产品专为境外出行人员打造,提供覆盖出行前、出行中、出险后的一站式服务,涵盖保险保障、医疗救援、应急援助等核心服务和权益,开创了“先防再救后赔”的创新服务模式。2025年上半年,平安升级“全球急难救援服务”,依托全球8个运营中心和超60万家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将服务覆盖至233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平安24”已成功处理多起境外安全及医疗救援服务案例,2024全年共计完成426件海外极速救援任务,实现0投诉。截至2024年底,该产品累计服务超6000家企业、65万客户,理赔案件超4万起,赔偿金额累计超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