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8日消息(记者齐智颖实习记者刘子瑶)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于10月27日再次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刊登了相关更新文件,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农银国际和中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2023年7月,海辰储能曾与华泰联合证券订立上市前辅导协议,并向厦门证监局提交A股上市辅导备案,根据该公司最新的企业发展策略,最终终止了A股上市筹备。2025年3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9月失效。
2023年7月,海辰储能与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订立上市前辅导协议,就公司A股可能在中国上市之事宜获得辅导。该公司于2023年7月3日向厦门证监局提交A股上市辅导备案。海辰储能表示,考虑到在联交所上市将允许公司拥有一个国际平台,以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市场知名度;可触达国际资本并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并有助吸引国际人才。根据最新的企业发展策略,公司终止了A股上市筹备且未继续进行A股上市申请。
招股书显示,海辰储能此次IPO募资主要用于:提升储能电池产能以解决下游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研发以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储能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在未来三年内搭建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以支援公司的海外扩张战略;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根据招股书,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以创新驱动的新能源科技公司,专注于提供以储能电池和系统为核心的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根据招股书引用的灼识咨询的资料,海辰储能是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GWh级别以上,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已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2024年,按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计,该公司位居全球第三。
2024年,海辰储能的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5.1GWh,2022-2024年的年复合增速达到167%。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0GWh,同比增长252.9%。
在研发方面,海辰储能表示,公司汇聚了1038名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31.4%。2022-2024年,该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达12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进一步累计增至约1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交了4336项专利申请,已获2118项专利授权。
在业绩方面,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海辰储能收入分别为36.15亿元、102.02亿元、129.17亿元以及69.71亿元,收入增加主要由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所得收入增加;毛利率分别为11.3%、12.1%、17.9%以及13.1%;净利润分别为-17.77亿元、-19.75亿元、2.88亿元以及2.13亿元。
海辰储能表示,概不保证能够悉数收回应收客户的贸易应收款项。报告期内,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亏损准备)分别为2.23亿元、40.2亿元、83.15亿元及77.03亿元,2024年该公司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超六成。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也从2022年的11.8天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27.9天。
招股书显示,于往绩记录期间,海辰储能的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的收入快速增长,相关贸易应收款项余额也相应增加,并且结算条款更为多元化,随着公司进一步扩张至海外市场,主要与海外客户延长了期限。
此外,海辰储能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依赖商业银行扩大现有融资并提供额外融资,这使其面临短期资金风险。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辰储能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09.1亿元。报告期内,该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分别为116.4%、66.5%、73.1%以及75%,均超过60%。
在股权结构方面,根据招股书,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海辰科技持股海辰储能29.09%,海辰致诚持股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