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8日消息(记者樊瑞)10月27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正式开幕。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开幕式上作了推动资本市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系统阐述。
央广网财经金顶智库专家、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陶川分析指出,本届金融街论坛在二十届四中全会闭幕后的关键时点召开,围绕“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展开深入讨论,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指明了方向。吴清的发言系统阐述了未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多项重点举措,释放出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明确信号。

央广网财经金顶智库专家、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陶川
陶川认为,内外环境深刻变化,资本市场改革迎重要窗口期。当前全球格局正处于深刻重构阶段。国际经贸秩序加速调整,全球金融市场脆弱性上升,资产配置逻辑逐步从追求收益转向稳健与均衡。在此背景下,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经过深度调整,估值优势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催生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陶川指出,这些领域具有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的特征,迫切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更加包容的融资环境和更具耐心的长期资本。这一现实需求与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部署高度契合,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
陶川认为,此次证监会释放了多层次市场改革齐头并进、增强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的信号。本次论坛明确了深化板块改革的系统部署:创业板将设置更契合新兴产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暂未盈利但发展前景良好的创新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科创板“1+6”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首批科创成长层企业即将迎来首批上市;北交所将继续夯实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定位。这一系列举措将共同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满足不同发展阶段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陶川认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即将择机推出。实现“一次核准、多次发行”的证券再融资框架,可以显著提升科技企业融资灵活性,结合拓宽并购重组渠道等举措,将有效支持上市公司通过产业整合做大做强,促进创新资本形成和产业升级。
“总的来说,当前资本市场正处于制度变革与功能重塑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措施的协同推进,将显著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陶川看来,随着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中国资本市场有望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和活力,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