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三季度,全市场32家理财公司合计有2947款封闭式公募理财产品到期(按登记编码核算)。从产品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据绝对主导,到期数量达2828只;混合类产品到期118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到期数量最少,仅1只。
分机构来看,兴银理财到期公募产品数量超200只位列第一,恒丰理财和中银理财到期产品数量也超150只。浙银理财在2025年上半年无产品到期,三季度有5只产品到期。

从投资周期维度观察,中短期限产品成为三季度到期主力。其中,6—12 个月期限到期产品数量最多,达984只,占比74.4%;3—6个月期限产品次之,到期数量为805只,占比 60.9%;1—2年期限到期产品有208只,占比29.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年以上长期限产品到期数量极少,仅8只,占比仅 0.6%。

由于固定数值报价型产品和区间报价型产品数量较多,课题组主要对上述两类产品的达标率和到期收益水平进行分析。在剔除了因信息披露不达标导致无法计算到期年化收益率的样本后,课题组以2025年三季度到期的2824只(按登记编码核算)到期公募产品为样本进一步分析。
在2824只到期产品中,固定收益类、混合类分别有2713只、111只。到期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中枢达标率为41.11%,业绩基准下限达标率为74.11%。

到期固定收益类公募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为75.83%,业绩中枢达标率为42.28%。分期限看,1—3个月期限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最高,为94.07%,其次为1月以内期限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为89.06%;3—6个月期限产品达标率为87.47%。因静态利率处于较低位置,且三季度股市有一定投资机会,债市表现一般,固定收益类长期限产品所受影响较大,2年以上期限产品达标率较为惨淡,2—3年期限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为28.29%,3年以上期限到期的7只封闭式产品无一达标。
固定收益类理财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为2.63%。分期限看,3年以上期限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算术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1%;其次为1—3个月期限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为2.97%;此外,1—2年期限产品算术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94%。从性价比角度看,1—3个月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性价比较高。
混合类产品到期业绩中枢达标率为12.61%,下限达标率为32.76%。因产品期限较长,样本量较多的1—2年期限产品和3年以上期限产品通过股市阶段性行情彻底扭转整体收益有一定难度,业绩中枢达标率为0%。值得一提的是,3—6个月期限的混合类产品到期收益100%达标业绩比较基准下限。
收益方面,混合类理财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为2.59%,跑输固定收益类产品。3年以上期限产品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48%;其次为3—6个月期限和6—12个月期限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别为2.98%和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