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叶子申记者俞立严)10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全面介绍该省“十四五”期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据了解,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超1.25万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11.9%,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三;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21.7%,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重点项目的持续发力——福建每年筛选300个以上省海洋经济重点项目纳入要素保障清单,优化用海用地用林等资源配置,年均完成投资超千亿元,构建起项目驱动发展的强劲动能。
据悉,创新驱动是福建海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可概括为“突破”“提级”“强链”三大关键词。
在技术突破上,福建攻克全球最大26MW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研制全球最大多用途纸浆船,首创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科技研发计划1000余项。
在平台提级上,优化重组“海水养殖生物育种”等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成全球最大海洋微生物菌种库、全国最大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省级以上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达120个。
在人才强链上,依托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强化海洋优势学科,构建“育才—引才—用才”全链条机制,累计认定省级高层次海洋人才近300名,选派科技特派员2300多名。
与此同时,福建海洋经济正加速向“新、远、优”三维拓展。向新发展上,海洋种业规模全国第一,人工繁育大黄鱼占据全国85%以上市场份额,形成超200亿产业链,带动百万余人就业;率先建设“海上福建”总平台,以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
向远发展上,深远海养殖装备投建25台、深水大网箱超6000口,总体规模全国第一;全国最大1.6万吨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首航南极,拓宽蓝色经济发展空间。
向优发展上,全球首座“风光渔”漂浮式海上融合平台投用,实现“养殖+能源+科技”多元融合;通过百场项目对接活动吸引24个院士团队合作,签约项目总投资超561亿元,48家金融机构承诺5年内提供不少于3800亿元意向性融资,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近年来,福建“丝路海运”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其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纳入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已成功举办六届国际合作论坛,联盟成员达367家,航线通达4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座港口,成为连接“海丝”沿线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