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金融街开幕,本届年会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出席开幕式,并围绕“强化金融支撑、守牢风险底线、全力服务‘十五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表主题演讲。
李云泽在演讲中回顾,“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面向“十五五”,他强调,将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着力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
“要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在演讲中,李云泽指出。同时,他表示,还要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李云泽提出,要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更多金融资源。“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强化全周期综合金融保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贷款增速均显著高于整体贷款水平,其中绿色贷款以22.9%的增速领先,反映出金融资源正加速向低碳转型领域配置。此外,超600家主体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反映出在政策引导下,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渠道正不断拓宽。
演讲中,李云泽补充道,金融还要有力服务新发展格局,围绕扩大内需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优化跨境服务,加快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同时,要积极推动金融服务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满足民生领域金融需求,丰富养老健康保险产品,完善灾害保险保障体系,拓展小微、民营、“三农” 金融覆盖面。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在体制机制层面,李云泽指出,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发展质量和韧性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围绕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建设,他表示,“要引导各类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构筑多元有序、健康持续的金融生态”。
而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李云泽表示,则需加快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引导机构树牢正确观念,纠正无序竞争行为,维护金融秩序。
“要开拓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新局面”,李云泽指出,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高中资机构跨国经营管理能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为完善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和行业标准贡献中国智慧。
更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
面对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李云泽明确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坚定履行防风险首位主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他强调,要筑牢风险防控坚固屏障,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全国已有326家银行通过解散、合并或注销等方式退出市场,其中以地方农商行、村镇银行为主,已大幅超过去年全年198家的退出总量。业内普遍认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正在深入推进,地方银行的合并可被视为地方银行业提质增效、加速行业出清的重要信号。
在监管体系建设方面,李云泽提出,持续提升金融监管效能,加快金融法律和监管规制 “立改废释”,健全分级分类监管框架,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央地协同和部门联动,增强监管合力。
此外,他还呼吁加强全球协作,织密全球金融安全网。通过加强多边与双边协调,健全跨境风险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提升国际监管合作和危机管理效率,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李云泽最后提到,“十四五” 时期北京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金融总部集聚效应持续释放。下一步,总局将推动更多金融政策在京先行先试,引导更多优质金融资源汇聚首都,助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