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买ETF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疑惑?当打开手机银行浏览产品时发现,看到的是“ETF联接”字样的基金。为什么要在ETF后面加上“联接”两个字?ETF在哪里买?同一个名字的ETF和ETF联接产品,它们是同一种产品吗?
渠道不同
ETF与ETF联接基金的显著差异是销售渠道的不同。ETF全称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它既可以用一篮子股票加现金通过场内申购赎回,也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在场内进行交易。因此,也被称为“场内基金”。
这里所说的“场”指的是证券市场,申购ETF需要的资金门槛比较高,少则几十万元,多则数百万元,更适合机构投资者参与。普通投资者最便捷的方法是通过股票账户进行ETF的买卖操作。
而ETF联接基金属于“场外基金”,只能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地方进行申购赎回,主要的销售渠道包括银行、第三方代销平台、基金公司直销渠道等,其中银行渠道尤其受普通投资者青睐,打开手机银行即可完成申购赎回操作。
这种渠道差异背后是对不同投资者群体的适配。ETF联接基金的运作逻辑类似于 “委托投资”,投资者将资金交给基金经理,由专业团队对目标ETF进行投资,投资者无需拥有股票账户。
现实中,许多普通投资者更习惯在银行渠道管理金融资产,这种长期形成的理财习惯让他们更信任银行平台上的产品。还要强调的是,ETF联接基金的另外一个优势,是能够设定定投计划。如果是在场内买入ETF,需要按100份的整数倍买入,每份的价格是浮动的,就没法精准定投了。
费用差异
销售渠道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购买方式的不同,而购买方式的差异又进一步带来了费用结构的区别。
普通投资者的ETF购买方式与股票类似,在证券市场上实时交易,产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券商收取的交易佣金,目前券商的交易佣金平均费率在2?至3?之间,部分券商甚至更低,且免征印花税,沪市ETF仅收取1?的过户费,深市则免收。
ETF 联接基金有2种收费模式,A类和C类,A类要收取申购费和赎回费,C类不收取申购费和赎回费,但要收取销售服务费。
以华夏沪深300ETF联接为例,申购100万元以下A类基金需要收取1.2%的申购费,持有不满7天赎回需收取1.5%的赎回费,持有超过7天不满1年则收取0.5%的赎回费,超过1年免赎回费。即便有些销售渠道对申购费打1折,其最低的交易成本也要达到0.12%。
如果是申购华夏沪深300ETF联接C,虽然没有申购费,但是多了每年0.3%的销售服务费,1年的销售服务费相当于10~15倍的交易佣金。
显然,从数值上看,在场内交易ETF比在场外申购赎回ETF联接基金交易成本更低。
收益高低
ETF和它的联接基金在收益率方面是高度一致的,但由于联接基金不能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入目标ETF中去,需要保留一定的资金以应对赎回,因此,在目标ETF上涨的过程中,它的联接基金收益率要略低一些;在目标ETF下跌的时候,联接基金的亏损幅度也会略小一些。
这些差异在短期内并不大,但拉长投资期限,两者在收益率方面的差异才会显现出来。
风险分化
尽管直接购买ETF产品的费用更低,但对应的风险也相对更高。因为ETF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价格会随着市场供需实时波动,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时间内随时买进卖出,就像买卖股票一样。这种实时性,意味着价格可能因市场情绪、新闻事件或流动性变化而剧烈波动。更重要的是ETF的交易还涉及折溢价问题,即市场价格可能偏离其单位净值,这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ETF联接基金则是按照每日单位净值进行申购和赎回。单位净值是基金资产减去负债后除以总份额计算得出的值,通常每个交易日结束后公布一次。由于没有了交易时段的价格波动,也不存在折溢价问题,所以ETF联接基金的风险略低于直接购买ETF。
如何选择
对于有一定投资经验,开立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来说,直接在场内投资ETF,费用最省,收益率略高,能买到的品种也最齐全(不是所有ETF都有联接基金);对于不想参与证券交易的投资者来说,选择申购费率较低的渠道,申购并长期持有或者定投A类联接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需要考虑,如果是直接在场内购买ETF,资金要从银行流入证券公司,这部分资金就不属于你在银行的资产了。而申购ETF联接基金,资金仍算是你在银行的资产,根据资金量的多少,可以享受到银行不同级别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