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际原油市场在周初触及近5个月低点后,于下半周开始快速反弹,最终录得周线上涨。其中,WTI纽约原油期货收于61.42美元/桶,周涨幅超5%,布伦特原油期货报64.87美元/桶,周涨幅超7%。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前原油市场经历持续下跌后存在修复需求,同时近期地缘风险抬头,这两大因素成为本轮油价反弹的直接驱动力量。
“具体而言,10月22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两家俄罗斯石油巨头实施制裁,与此同时,欧盟也正式通过对俄罗斯第19轮制裁。随着欧美对俄罗斯制裁的升级,俄罗斯四大石油巨头现已全部受到美国制裁。受此消息影响,油价迅速反弹,月差也快速走强。”海通期货研究所原油研究员赵若晨分析表示,原油市场担忧本次制裁带来的供应扰动。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道称印度和美国正接近达成一项长期搁置的双边贸易协定,该协议旨在大幅降低印度对美出口关税,从当前的50%降至15%~16%。市场普遍预期印度炼油商购买的俄罗斯石油或将大幅减少,这一潜在变化进一步推升了市场的不安情绪。
光大期货能源化工分析师杜冰沁认为,上周国际原油价格自低位反弹,在美国财政部发布进一步制裁俄罗斯石油声明之后更为明显。
从库存数据表现看,上周EIA和API的数据显示,美国商业原油、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全面下降,炼厂开工率和原油加工量小幅回升。当前美国原油库存同比低0.75%,比近5年同期低4%;汽油库存比近5年同期略低;馏分油库存比近5年同期低7%。杜冰沁表示,尽管IEA等机构预测明年全球原油市场将出现较大程度的供应过剩,但从今年的现货市场表现看,整体维持偏强状态。除了OPEC+增产不及预期,需求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赵若晨认为,当前原油市场正处于短期地缘政治利多与长期供需基本面利空的博弈阶段。她表示,在OPEC+持续增产的背景下,美油产量并没有显著下滑,整体供应过剩的预期仍是市场的根本矛盾。
对于后市油价反弹的高度和持续性,赵若晨认为,需要观察市场对此次扰动的修复能力,包括俄罗斯对制裁的反制以及印度等买家的态度。如果局势不进一步升级,或者实质性影响较小,市场注意力将很快重回基本面,油价可能面临回调压力。杜冰沁也持类似观点:“当前宏观方面消息较多,短期油价或维持偏强震荡,但需谨慎对待反弹高度。”
“总体来看,四季度油价重心整体下移的趋势难以改变,但高波动将是常态。交易者需精准把握节奏,并合理管理仓位。”赵若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