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就“十五五”规划《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关于产业发展、市场建设与区域协调等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郑栅洁强调,传统产业是我国产业体系的“基本盘”,其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占比约80%。《建议》提出,要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初步估计未来五年将新增约10万亿元市场空间,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动能和民生红利。”
“大国经济都是以内需为主导,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在谈及市场建设时,郑栅洁指出,《建议》围绕扩大内需战略基点部署了三项关键任务。
第一是“拓展增量”。郑栅洁表示,我国扩大内需潜力巨大。《建议》提出,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机制,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第二是“提升效益”。面对年度规模达50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郑栅洁强调,必须把资金更好地用在发展紧要处和民生福祉上。《建议》提出,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投资比重,加强全过程管理,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提升综合效益。
第三是“畅通循环”。郑栅洁介绍,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已由过去的328项减少至106项,4200多项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举措得到清理。但他指出:“仍然存在不少堵点和卡点。”对此,《建议》提出,要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问题,以更有力有效的举措破除市场障碍,充分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红利。
前一天(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
新质未来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关注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与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的关键变化。他指出,与上一届五中全会公报相比,“十五五”时期一个显著变化是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表述升级。“本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相较‘十四五’时期提出的‘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这一变化显示出国家对国内市场建设重要性的进一步提升,推进步伐也更加坚定。”
张奥平表示,“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这一新表述尤为引人注目。他分析称,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在促进消费和惠民生领域,将有更多政策资源倾斜,尤其会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来“投资于人”。例如,生育补贴等政策未来可能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此外,张奥平指出,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表述中,“大力提振消费”和“扩大总投资”的顺序变化也值得关注。在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大力提振消费”被置于更靠前的位置。而对比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当时“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排在前列,之后才提到“全面促进消费和拓展投资空间”。这种顺序调整,释放出未来五年经济工作重点将更加聚焦消费扩大的明确信号。
张奥平认为,在未来“十五五”时期,建设强大国内市场过程中,“大力提振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工作的核心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