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7 01:40:39 股吧网页版
公募ETF竞逐“不走寻常路” 产品差异化成突围法宝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吴琦

  截至10月26日,伴随黄金价格大涨,挂钩黄金现货的ETF迎来大爆发,规模一路攀升并反超跟踪中证1000、上证50、科创50、中证A500等传统宽基赛道的ETF,创下规模仅次于沪深300ETF的历史纪录。

  在上述现象的背后,是传统ETF赛道拥挤的持续加剧。当前,尽管ETF产品数量仍在不断扩容,但部分宽基指数对应的ETF总规模已陷入停滞,甚至出现明显萎缩。

  当主流宽基ETF赛道逐渐进入红海竞争,无论是占据先发优势的头部公募,还是寻求市场突破口的新入场者,都开始重新审视ETF产品的布局逻辑,一批不走寻常路的大型ETF接连涌现。这些差异化产品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精准的资产配置工具,更成为公募基金在拥挤赛道中突破增长瓶颈、打开新空间的关键路径。

  集中火力单点突围

  ETF市场的马太效应正愈发显著。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头部基金公司凭借产品布局广、资源储备足的优势,能在ETF领域实现全面发展,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已放下大而全的规模执念,转而深耕特色ETF赛道,通过打造爆款单品构建差异化护城河,在激烈竞争中通过单点突围占据一席之地。

  这一趋势在今年的市场中尤为明显。10月以来,黄金价格突破历史纪录,带动挂钩黄金现货的ETF规模同步飙升,7家基金公司旗下黄金ETF总规模一度突破2000亿元,为历史新纪录,并反超跟踪中证1000、上证50、科创50、中证A500等传统宽基赛道的ETF,规模仅次于沪深300ETF。其中,华安基金、国泰基金、博时基金、易方达基金4家基金公司的黄金ETF成为大赢家,今年以来分别收获341.57亿元、154.31亿元、148.77亿元和120.31亿元的资金净流入。

  华安基金正是凭借黄金ETF的单点突破,在ETF浪潮中稳住了优势。其旗下华安黄金ETF最新规模达829.84亿元,单只产品为公司今年ETF规模增长贡献了543亿元,占去年底公司ETF总规模的47%。这只产品不仅成为华安基金首只规模超500亿元的ETF,更助力公司在全行业非货ETF规模排名中稳居第十位,避免了在头部竞争中掉队。

  类似的单点突围案例在今年基金公司的ETF布局策略中并不少见。今年获资金净流入居前的ETF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分别吸金557.24亿元、346.25亿元,表现丝毫不逊色于黄金ETF。

  其中,富国基金近年来在ETF领域的布局策略尤为清晰:放弃全面铺开,聚焦核心赛道集中发力。在债券ETF领域,其旗下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从2024年初的不足百亿元,一度突破500亿元;在权益ETF领域,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一年内从不足200亿元飙升至近1000亿元,今年吸金金额位列全市场第一。目前,富国基金旗下80只ETF产品中,这两只产品的规模占比已达一半,直接推动公司最新非货ETF规模排名从去年底的第九位升至第八位。

  此外,多家基金公司也通过深耕细分赛道,打造出独属于自己的王牌产品。博时基金专注可转债ETF,该产品自2024年以来累计吸金460亿元,规模突破600亿元,成为可转债ETF领域的标杆;国泰基金聚焦证券ETF,今年该产品获资金净流入290亿元,最新规模达595.95亿元,既是公司旗下规模最大的ETF,也是唯一一只超500亿元的产品;海富通基金则发力债券ETF,凭借全市场规模第一的短融ETF,推动公司非货ETF规模排名上升2位。

  挖掘冷门主题实现生态卡位

  “在ETF的布局上,集中火力进行单点突围的策略本质上是一种战略取舍。”华南一位基金评价人士分析道,“基金公司开始从广度覆盖转向深度挖掘,以细分主题和特色赛道打开ETF新空间。聚焦单一赛道或主题,挖掘未被充分覆盖的细分领域机会,这类产品能避开传统ETF的赛道拥挤,通过独特定位吸引有特定配置需求的投资者。”

  从资金流向数据也能印证这一策略的有效性。今年以来,全市场共有41只ETF获百亿级资金净流入,其中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分别占据6只、5只,展现出头部公司全面布局的优势;而更多基金公司则依靠1到2只核心产品跻身前列,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华宝基金各有2只ETF吸金超百亿元,华安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等则凭借1只爆款实现突破。

  这种策略也让这些基金公司在细分领域建立了绝对优势:富国基金拿下港股通互联网赛道规模最大的ETF,华安黄金ETF成为另类投资领域规模第一的产品,海富通短融ETF稳居债券ETF规模榜首,博时可转债ETF、国泰证券ETF也分别在各自领域成为规模冠军,其中国泰证券ETF更是A股市场中规模最大的行业主题ETF。

  在ETF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生态卡位已成为基金公司进行突破的关键手段。它并非简单的产品布局,而是一种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并结合市场发展形势的策略,在尚未爆发的细分领域提前建立优势,待市场机遇成熟时,快速进行单点突破,进行生态卡位。这种布局逻辑,既考验基金公司对产业趋势的预判能力,也需要公司具备深耕长期价值的定力。

  以华安黄金ETF为例,该产品早在2013年6月便已成立,历经12年市场周期,直到今年黄金价格突破历史纪录、市场避险需求激增,这一长期布局的优势彻底释放;富国基金在债券领域以及港股市场奠定的投研和渠道优势,是其旗下2只ETF产品规模迅速扩张的底气。

  对于ETF市场的新入局者而言,在头部公司占据传统赛道、中小公募深耕成熟特色领域的竞争格局下,挖掘尚未被充分关注的冷门主题,成为实现生态卡位的关键突破口。这类赛道不仅竞争壁垒低、布局成本小,更能凭借先发优势待市场热度升温时快速实现规模突围。

  永赢基金作为ETF领域的“新人”,便是这一策略的成功实践者。公司早在2023年率先布局成立了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是跟踪该指数的第一只产品。随着今年黄金价格突破历史纪录,这一提前布局价值彻底释放,该ETF年内吸金86.81亿元,规模一跃突破百亿元,不仅成为永赢基金旗下首只百亿级ETF,更稳居当前全市场黄金股ETF规模榜首。

  传统ETF赛道增长乏力

  当部分基金公司凭借特色赛道ETF实现规模突围时,传统ETF赛道的增长乏力愈发凸显,尤其是宽基ETF,其规模扩张更多依赖基金净值被动上涨,而非投资者主动净申购。

  Wind数据显示,尽管近期A股指数屡屡刷新年内高点,但挂钩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50、中证500、科创50、中证1000等核心宽基指数的ETF,规模均未触及历史顶峰,部分产品份额甚至出现明显下滑,与指数行情形成鲜明反差。

  以沪深300、中证500相关ETF为例,今年规模小幅增长主要依赖“国家队”资金的托底支持,若剔除这部分资金,其实际规模较去年年底反而呈现收缩态势;科创50、中证A500相关ETF的规模峰值则停留在去年。即便科创50指数今年斩获47.86%的高收益,挂钩该指数的ETF规模仍从去年10月的超2200亿元缩水至最新的1800亿元左右,资金赎回迹象较为明显。

  从单只产品的赎回情况来看,也能印证传统宽基ETF赛道的疲态。今年以来,全市场共有7只ETF遭遇百亿元级资金净赎回,分别是科创50ETF、创业板ETF、创业板50ETF、恒生医疗ETF、半导体ETF、科创板50ETF及中证A500ETF。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50、创业板指数本是今年涨幅靠前的宽基指数,但对应的科创50ETF、创业板ETF却成为年内资金赎回规模前两位的产品,指数涨资金反而赎回的现象折射出传统宽基ETF规模增长乏力的现实。

  从ETF类型维度看,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剧。股票型ETF虽产品数量持续扩容,但份额增长动力不足,规模提升更多依赖净值被动上涨,主动申购需求疲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新赛道ETF呈现爆发式增长——债券型ETF、商品型ETF规模较年初实现数倍增长,跨境型ETF规模也翻倍扩容,成为拉动ETF市场整体增长的引擎。

  这种分化趋势也传导至新基金发行端。基金公司对同质化严重的传统赛道ETF兴趣渐失,转而将资源集中于特色细分领域:创业板新能源ETF、恒生生物科技ETF、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创业板软件ETF等聚焦垂直赛道的产品,正成为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切入细分需求取代全面覆盖传统赛道成为基金公司新基金发行的主流思路。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头部公司依托品牌影响力、完善的产品线与资源壁垒,在传统宽基等核心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增量资金持续向其汇聚。而中小基金公司在宽基ETF赛道上,受制于规模效应不足与流动性壁垒,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很难与头部公司正面竞争。”

  正因如此,中小公募在ETF布局上不再热衷对传统宽基的追逐,转而聚焦稳健型或具备独特属性的产品,试图在细分领域打开突破口。如长城基金推出旗下首只ETF——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深耕红利低波这一防御性赛道;交银施罗德基金申报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瞄准跨市场科技细分机会;兴证全球基金上报公司首只ETF产品——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以质量因子为差异化卖点,避开与纯宽基ETF的直接对抗。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