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7 01:26:00 股吧网页版
债券基金遭遇“冷冬”
来源:上海证券报

  债券市场持续多年的强势行情于今年放慢脚步,进入宽幅震荡阶段。

  尤其是三季度以来,市场风险偏好整体提升,在大类资产价值重估的逻辑下,债券资产似乎成了偏弱势的一方。此外,公募费率改革新规的出台,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资金的参与。在此背景下,主动型债券基金的市场热度显著降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债券ETF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债市资金新的承接力量。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冷热分化的格局,反映出债券投资生态正发生变化,主动管理面临更大考验,被动配置正加速崛起。

  债券基金显著降温

  “真是风水轮流转,之前还非常受追捧的债基,近期突然就很难卖出去了。”近日,某公募渠道负责人向上海证券报记者如是表示。

  在他看来,当前债券基金面临较为被动的局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收益率缺乏吸引力、净值存在波动甚至亏损风险,以及对渠道中收贡献有限。

  “债券基金投资者的整体风险偏好较低,一旦出现亏损,相较于权益类基金更容易‘伤害’客户。对于公募渠道经理而言,售后压力会更大。投入同样的精力,性价比远不如目前的‘固收+’或ETF产品。”该渠道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在银行创收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债券基金中收较低,更加大了销售难度。

  一边是销售受阻,一边是机构密集的大额赎回。Choice统计的公告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10月以来仅两周时间,已有至少26只债券基金因发生大额赎回而发布了提高净值精度的公告。

  10月以来,债券基金发行端也遇冷。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债券基金月内成立数量仅3只,分别为华富安和债券、华富安康三个月持有期债券和国寿安保尊悦纯债债券,发行总规模为2.61亿元,在同期涵盖所有新成立基金的总规模中,占比仅为1.12%。

  沪上某公募产品部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公司事实上有多只债券基金正在申报中,但迟迟没有审批下来。“如果在年底前还未通过审批,我们就会考虑主动撤掉申请。”他说。

  债券ETF成吸金主力

  虽然债券基金发行市场表现乏力,但下半年被动管理的债券ETF承接了数千亿元资金,成为市场中的一抹亮色。

  自7月以来,共有24只科创债ETF分两个批次相继入市。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这24只科创债ETF的总规模达2449.42亿元,较发行时的总规模增加1751.69亿元。

  具体来看,科创债ETF嘉实10月23日的规模超过200亿元,位居同类产品首位,达202.36亿元;科创债ETF鹏华、科创债ETF招商的规模分别为192.57亿元和190.03亿元,分列二、三位。

  机构投资者成为科创债ETF的认购主力。以科创债ETF嘉实为例,其前三大投资者分别为兴业银行、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证券,持有比例分别为30.08%、13.52%和6.76%。科创债ETF天弘和科创债ETF华泰柏瑞第一大持有人均为招商银行,且持有比例均超过50%。

  除机构自营资金外,信托计划、银行固收类理财产品也较多出现在科创债ETF的前五大持有人名单中。例如,中信信托发行的信托计划为科创债ETF广发第一大持有人,建信信托的两只信托计划分别为科创债ETF鹏华和科创债ETF汇添富的第一大持有人,科创债ETF招商的第二和第三大持有人则为招银理财发行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随着债券ETF规模的扩张,其对债市影响愈发明显,尤其是对近几个月的信用债来说。”国盛证券分析师杨业伟在研报中表示,但与债市近200万亿元的总规模相比,当前债券ETF规模依然非常有限,因而市场规模依然有进一步扩张的必要和需求。同时,低利率时代,主动管理能做出的差异降低,竞争转向费率竞争,债券ETF凭借低费率及赎回优势,叠加债券ETF投资选择逐渐变多,未来几年债券ETF规模预计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主动管理仍有作为

  尽管当前债市正承受压力,但机构对债市前景并不算悲观。

  华创证券固收分析师周冠南发文表示,当前债券供需结构相较往年或更加友好,今年四季度供给压力整体有限,临近年末在机构提前配置来年行情的推动下,债市需求有望逐步修复。这种供需格局对于债市仍有支撑,同时央行重启买债也仍可期待。

  在策略方面,周冠南认为,虽然利多因素难以驱动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但考虑到利空扰动影响也有限,若出现调整可以进行布局。目前具备超额收益空间的品种,可通过骑乘策略、品种利差、期限利差等多维度进行判断和挖掘。

  天风证券固收分析师谭逸鸣认为债市后续或呈震荡格局。他在研报中写道,在外部扰动推升避险情绪的背景下,10月债市迎来阶段性“喘息期”,短期内大概率在“下有底,上有顶”的区间震荡,建议保持波段思维,把握交易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机构人士对尚未落地的公募基金费率新规保持密切关注。“多数投资者认为债市尚未对其影响进行完全定价。近段时间以来,债券基金资金流出没有实质发生。”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在研报中称,虽然大额赎回时有发生,不过银行自营、理财等主流投资者暂未因新规大规模赎回基金,仍持观望态度。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