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农银理财、中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在内的多家理财公司发布公告称将阶段性下调理财产品费率,包括销售服务费、固定管理费、托管费等,部分理财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最低降至0。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产品降费主要是为了让利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投资者。但长期来看,理财公司还需要提高投研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投资收益率,更好满足投资者需求。
实施阶段性费率优惠
近日,招银理财发布公告,对旗下20余只理财产品实施阶段性费率优惠,部分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降至0,包括固收类、现金管理类等不同产品类型。以“招银理财招睿稳泰封闭146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为例,招银理财自10月24日对该产品实施阶段性费率优惠,固定管理费由0.15%调降至0,费率优惠截止日期为12月31日。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招银理财旗下还有招银理财招睿稳泰封闭145号、招睿稳泰十四月封闭78号、招银理财招睿丰和(尊享)30天持有期2号等多只产品的固定管理费降至0。
中银理财也对旗下多只理财产品实施费率优惠,包括个人理财产品和机构专属理财产品。比如,中银理财自10月24日至11月24日期间,对“(机构专属)中银理财-乐享天天6号”产品费率进行优惠,产品固定管理费率由0.15%下调至0.01%,产品销售服务费率由0.30%下调至0.01%。中银理财表示,优惠期结束后,费率将恢复为产品说明书约定的费率。
此外,建信理财、农银理财、浦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也发布阶段性费率优惠公告,费率优惠范围包括销售服务费、固定管理费、托管费等。
事实上,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公司已对旗下理财产品开启多轮阶段性费率优惠,理财产品费率水平较此前有明显下降。比如,中银理财就曾于9月期间发布多只理财产品的费率优惠公告,10月份该公司再发公告对多只理财产品实施降费。
应提升投研能力
业内人士表示,理财公司对理财产品实施降费,主要是为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吸引投资者。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理财公司阶段性降低理财产品费率,主要是为了让利投资者,增厚投资收益,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提升竞争力,更好吸引投资者。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降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投资者。长期来看,理财公司还需要加强投研能力,提高产品投资收益率。
金融数据平台普益标准研报表示,中小理财公司受限于运营成本和收益压力,恐难以长期维持此类超低费率,当前降费更多是吸引客户、应对利率下调的短期策略。长期来看超低费率产品可能成为头部理财公司的一种常态化策略,但在行业全面普及仍需基于机构自身的具体情况,核心还是需要平衡成本与收益。
娄飞鹏表示,未来银行理财公司还需加强投研能力建设,提升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创新理财产品,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在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吸引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