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23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透视出中国经济澎湃的增长动能和旺盛的消费需求。
用电量是经济社会运行的“晴雨表”,反映的是经济活力和能源需求。今年7月和8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连续突破万亿千瓦时,不仅刷新了全球电力消费的历史纪录,更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
生产端的需要,是用电量增长的核心引擎。在政策“组合拳”推动下,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达49093亿千瓦时。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是拉动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彰显工业经济的稳健复苏。
消费市场的活力释放,为用电增长注入鲜活动能。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3%,成为消费回暖的鲜活注脚。文旅消费持续升温:暑假期间,河北唐山河头老街的夜晚,灯光如昼,人流交织,游客们夜游景区、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带动当地文旅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23%;徐州“苏超”赛事带动住宿餐饮业用电翻番;多地文旅单位举办“灯光秀”吸引消费者燃爆夜经济。
特别是,目前我国建成的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让百姓出行无忧。据统计,目前全国公共充电站总量达30多万座,较2021年增长303%;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是“十三五”末的10倍,规模世界领先。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三季度同比激增49.6%,折射出新型消费与绿色转型的深度融合。
新基建的加速布局,构筑起用电增长的新增长极。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用电新需求,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算力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成为电力消费的新增长点。从全国看,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带动下,前8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8%,彰显数字经济的蓬勃生机。
每度电的消耗背后,是工厂机器的轰鸣、是数据中心的不眠、是千家万户的温馨、是街头巷尾的烟火。这些具体场景共同编织成一幅经济复苏与发展的生动画卷。电表上跳动的数字,宛如经济机体的心跳,其稳健有力的节奏,诉说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深厚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