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5日上午,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始举行中美经贸磋商。
让我们一起期待磋商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场休整期间,来看会对市场产生影响的重要资讯。
美国总统特朗普启程访问亚洲三国
当地时间10月25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启程前往东南亚,展开为期一周的亚洲三国访问行程,将先后访问马来西亚、日本与韩国。
特朗普在途中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短暂停留,与卡塔尔埃米尔及首相举行了会面。
不满加拿大反关税广告,特朗普宣布对加方征收10%额外关税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10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再度指责加拿大发布“伪造”的美国前总统里根讲话视频,称其“使用剪辑后的音视频误导公众”,并表示此举属于“欺诈行为”。
特朗普援引里根基金会声明称,加方未获授权使用或编辑里根讲话内容,基金会正研究法律应对方案。他表示,加拿大此举意在通过虚假宣传影响美国最高法院对关税问题的裁决。
特朗普还宣布,因加拿大“严重歪曲事实并采取敌对行为”,美方将额外对加征收10%的关税予以回应。
西方多国就乌克兰问题发表联合声明
据央视消息,当地时间25日,加拿大总理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联合声明。据了解,乌克兰联合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4国,以及欧盟和欧洲理事会等17方共同发表了此声明。
声明称,各方渴望乌克兰享有公正、持久的和平。各方坚决支持立即停火,并以现有接触线为谈判的起点。各方始终坚持国际边界不得以武力改变的原则。
声明称,各方正在制定措施,充分利用俄罗斯已冻结的主权资产,来确保乌克兰获得所需的资源。
欧洲主要评级机构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据新华社报道,欧洲信用评级机构范围评级公司日前发布报告,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A-”,原因是美国公共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及政府治理标准下降。
该机构表示,美国公共财政持续恶化主要表现在财政赤字持续高企、利息支出不断上升以及预算灵活性受限。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政府债务水平持续攀升。报告预计,若缺乏实质性改革,美国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到2030年将升至140%,远高于大多数主权国家。
报告指出,政府治理标准下降也是评级下调重要原因。该机构认为,美国行政权力日益集中,特朗普政府多次无视法院命令、挑战司法权威、规避国会监督,降低了政策制定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增加了政策失误风险。美国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关税谈判中表现出的不确定性即为例证。
该机构还表示,美国评级展望为“稳定”,未来12至18个月评级上调与下调风险总体平衡。报告强调,下行风险包括债务水平持续上升,以及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可能明显削弱,从而导致全球对美国国债需求下降。
范围评级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柏林,2023年成为首家获得欧洲中央银行认可的欧洲信用评级机构。该机构信用评级体系中,“AA”之上还有两个等级。
特朗普推翻拜登政府时期针对铜冶炼厂的相关规定
美国总统特朗普推翻了拜登政府时期一项针对空气污染的规定,该规定曾对铜冶炼厂的排放量实施更严格限制。
这项“铜冶炼厂新规”于2024年5月正式定稿,要求铜冶炼厂依据更新后的联邦空气质量标准,控制铅、砷、汞、苯及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排放。特朗普发布的公告为受影响的固定污染源(此处特指铜冶炼厂)提供了为期两年的合规豁免期。
白宫表示,此举将通过减轻美国国内铜生产商的监管负担,助力提升美国矿产安全。白宫在宣布这一调整时称:“对国内这一规模有限且已面临压力的行业施加此类要求,可能会加速更多工厂关闭,削弱国家工业基础,破坏矿产自主供应能力,并增加对外国控制加工产能的依赖。”
多重宏观利好推动铜价走升
本周五期货市场有色金属普遍走升,其中铜价出现大幅上行。多位市场分析师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这是宏观利好预期、长期需求与供应冲击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看到本轮上涨是有色金属的普涨,说明核心因素不是单品种基本面的变化。同时,从相关资产表现看,人民币汇率近期小幅走强,国内股市同样向好,再结合近期的市场消息看,我们认为这是投资者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信息以及中美贸易摩擦会缓和的利好解读。”山金期货投资咨询部负责人王云飞表示。
具体在宏观方面,国泰君安期货有色金属研究员季先飞表示,中美计划于10月24日至27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经贸磋商,有助于缓和贸易紧张局势,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同时,市场预期中国在新的五年规划中将推出更多经济刺激措施,利好基本金属需求。
基本面上,王云飞表示,当前精铜市场处于相对纠结的态势,供应层面受印尼Grasberg铜矿四季度大幅减产影响,年内精铜供应增速预计进一步放缓,原先的过剩预期大概率要落空。但是,受铜价高位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四季度全球精铜需求可能同样出现弱于预期的情况,叠加当前全球库存总体处于高位,精铜供需出现实际紧张的可能性并不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期特朗普对精铜关税政策落空后,美国市场精铜库存仍在持续增加,当前全球精铜有大量库存仍在COMEX仓库,而与铜价相关性较高的LME库存偏低,一旦美国的铜关税政策再次出现调整,可能会为市场带来新的风险。”王云飞提示道。
季先飞表示,当前铜现货价格处于平水附近,或表明虽然价格处于相对偏高的位置,但下游刚需补库依然存在。需求端,新能源汽车、远洋风电、储能和充电桩等行业具备较大增长潜力,加之市场看好AI技术的长远发展空间,预计其将在中长期持续拉动铜需求。发展中国家正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电力、交通、建筑与房地产等领域的建设,可能成为未来全球铜消费的重要推动力。
供应端,一系列矿山生产扰动引发市场对供应的担忧,可能改变全球铜供需格局,甚至导致未来出现供应缺口。例如,印尼Grasberg矿因泥石流事件,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产量将较原计划减少约20万吨,2026年产量减少约27万吨。其他部分大型铜矿企业也下调了产量指引,可能加剧未来铜矿供应压力,而铜矿供应的减少将逐步传导至冶炼环节,预计后期全球精铜产量将边际回落。数据显示,国内9月精铜产量已环比下降,预计10月仍存在进一步回落的空间。
从库存角度看,季先飞表示,目前全球40%以上的显性库存量为COMEX仓单库存,而美国以外地区的铜库存量相对偏少,库消比处于低位,使得LME铜价在低库存背景下具备向上弹性。同时,当前COMEX铜价较LME铜价高出约400美元/吨,可能促使全球铜库存持续向美国集中,从而导致美国以外地区的铜库存量再次面临下降的压力。
谈及后续铜价上行的可能,王云飞说:“四季度市场对明年国内政策力度的期待,可能是为数不多有价值又有较大确定性的因素,这将支撑铜价向上波动,但铜价出现新一轮持续上涨的可能性并不高,不排除出现中期高点的情况。”他表示,市场应该重点关注四季度全球精铜库存是否会有结构性的调整以及美国以外市场的去库情况,警惕资金在COMEX以外市场可能的“轧空”行为。
季先飞倾向认为,供应逻辑对铜价的影响权重更大。“铜矿供应刚性较大,其供应的损失量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弥补回来。原料供应紧张向冶炼端传导,导致供应增量难以符合预期,这对价格的影响较大且更为持久。如果后期看到更多冶炼厂减产或者检修,铜价重心依然有可能上移。”他同时表示,需要关注中美关税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等,但这不容易改变价格重心阶段性上移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