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陈梦璇南沙报道
“攻读博士之前,我和太太共同创办了一个数字艺术工作室。但我心中有一个问题愈发响亮:除了创作自己的作品,是否有更大的方式去服务‘创造力’本身?正是这个问题把我带到了港科大(广州)。”在10月25日举行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毕业典礼·2025”上,博士毕业生代表、信息枢纽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博士林润谷对于两年多前的选择娓娓道来。
入学两年半以来,他抱着“中国制造,服务全球”的理念,与伙伴联合创立了两个创意工具品牌,博士毕业后,将继续在深圳创业,为全球80多个国家的创作者与家庭提供创新工具与创意内容。
继去年送出230名首届哲学硕士毕业生之后,今年港科大(广州)迎来第二届共417名毕业生,包括340名哲学硕士,以及首批毕业的52名理学硕士与25名博士毕业生。本届毕业生去向形势多元,约五成步入职场,在“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顶尖高校实现高质量就业;约四成毕业生选择进入世界知名院校继续深造。此外,还有不少毕业生像林润谷一样,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创新创业。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理事会理事长、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教授担任毕业典礼的主礼嘉宾。叶玉如表示,毕业生的卓越成就是港科大(广州)办学成效最有力的印证。港科大(广州)植根于港科大的深厚积淀,续写着三十多年前开启的篇章。从创立以来,港科大(广州)便以推动跨学科突破为目标,致力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广阔区域的创新引擎。叶玉如寄语毕业生:“善用你们的跨学科视角,在不同领域与文化间搭建桥梁;以解决复杂问题,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毕业典礼上还颁发了首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倪明选程燕伉俪杰出教学奖(以下简称‘杰出教学奖’)”,功能枢纽可持续能源与环境学域副教授訾云龙成为这一校内最高教学奖项的首位获奖者,奖金为20万元人民币。该奖项由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及夫人程燕博士慷慨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每年评选1位在教学上表现卓越的老师,既是延续与深化港科大在1994年设立的教学最高荣誉“祁敖卓越教学服务奖章”这一传统,也体现了倪明选校长及夫人程燕博士对教育事业的长期支持,寄托了他们对港科大(广州)这所年轻学府未来发展的深切期待。
据介绍,訾云龙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探索与创新,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并在此基础上融入考核以激励学生投入学习。他善于将复杂知识拆解为易于学生消化吸收的小单元,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运用正向激励、人工智能与元宇宙工具,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生态系统。这套体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
“我们鼓励师生拥抱实验性、以探索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摒弃标准化的传统模式,因为后者难以孕育真正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倪明选表示,中国迫切需要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敢于挑战科学现状的变革者与技术颠覆者。“港科大(广州)肩负着明确使命,助力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而我们坚信,卓越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出兼具好奇心与追求卓越精神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