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0月25日消息昨日,广汽集团(601238.SH)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这是广汽集团上市以来亏损最高的三季报。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净亏损43.12亿元;而上年同期为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滑3691.33%。
不久前,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表示,广汽确实进入了“战时状态”。而广汽集团的变革也早已开始,业内认为广汽集团目前正处于“阵痛期”,完成改革后业绩将迎来反转。
环比来看,广汽集团的业绩已经有所恢复。今年第三季度,广汽集团销量环比增长11.49%,营收环比增长7%。
广汽集团进入“战时状态”
广汽集团三季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收662.72亿元,同比下滑10.49%;净亏损43.12亿元;而上年同期为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滑3691.33%。
其中,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41.06亿元,同比减少14.63%;净亏损17.74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27.02%。
广汽集团表示,业绩变动是综合因素所致,包括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需求结构快速升级导致汽车销量与盈利下滑,上年同期如祺出行港股上市估值溢价等。
销量下滑、业绩承压,广汽集团遭遇困境。
过去广汽集团超过60%的销量来自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2018年,广汽集团的净利润高达109亿元。但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合资板块销量下滑,自主品牌广汽埃安和广汽传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总销量为118.4万辆,同比下滑11.34%;其中广汽本田同比下滑27.58%,广汽丰田同比增长4.89%,广汽传祺同比下滑15.84%,广汽埃安同比下滑19.99%。
10月20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在央视《对话》栏目中表示:“每天都要进步,每天都要创新。广汽确实进入了‘战时状态’。”三个月前,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冯兴亚也表示:“当前,汽车产业变革已踏进深水区,广汽集团已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而广汽集团的变革早已开始,目前被业内认为正处于“阵痛期”,完成改革后业绩将迎来反转。
环比来看,广汽集团的业绩已经有所恢复。今年第三季度,广汽集团的销量环比增长11.49%,营收环比增长7%,净亏损环比收窄1.8%。
从品牌来看,广汽集团旗下各品牌今年第三季度均实现了销量环比正增长。
合资板块,广汽本田第三季度销量为6.93万辆,环比增长11.85%;广汽丰田第三季度销量为19.85万辆,环比增长8.43%。
自主品牌方面,广汽传祺第三季度销量8.68万辆,环比增长12.7%;广汽埃安第三季度销量7.27万辆,环比增长18.1%。
“番禺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
2024年11月2日,广汽集团总部从珠江新城迁至番禺化龙,开启三年“番禺行动”,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年销量200万辆。
今年,广汽集团的销量和营收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正增长,这被认为是“番禺行动”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
“番禺行动”的四大改革措施分别是品牌引领、产品为王、科技领先和国际市场拓展,目前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今年8月,广汽集团发布了星源增程。据介绍,星源增程的增程器油电转化率3.73kWh/L、电驱系统CLTC工况效率93%、最高持续发电功率85kW。
9月,广汽集团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启境”官宣成立。10月21日,冯兴亚发微博揭秘了“启境”的产品规划。他透露,前段时间拜访任正非,对方提议取一个更年轻、更科技的名字,“启”代表开启、启新,“境”代表境界、新境,“启境”品牌由此诞生。
此外,广汽集团最近联合京东、宁德时代(300750.SZ),推出“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这是首款搭载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技术的量产车型,续航里程达500km。
广汽集团2025年的研发投入预计将突破100亿元,重点投向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领域,目标是在这些领域实现国内领先水平。
未来三年,广汽集团自主品牌计划推出22款全新车型,其中2025年上市7款,全面覆盖纯电、增程、插混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
国际市场拓展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的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6.5%,业务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拥有570多个销售网点、5座海外工厂和7个中转仓。广汽集团在第三季度进入了英国、波兰、葡萄牙、芬兰等欧洲国家市场,并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交付两款全球战略车型AION V和AION UT,目标在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