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文莱民航局23日发布最新修订的民航法规,正式认可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适航标准,并将其列为可接受的设计国适航当局。这意味着文莱航空公司获准运营中国制造的客机。
过去,文莱民航局只允许本国航司运营获得美国、加拿大、欧洲和巴西民航局设计认证的波音、空客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客机。
最新决定标志着,文莱已成为又一个允许本国航司运营中国制造飞机的国家,这为总部位于上海的飞机制造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带来助力。
2023年,文莱骐骥航空从中国商飞订购了15架C909客机和15架C919客机。接下来,这家初创企业将开始执飞这两款机型。
有分析指出,文莱市场规模虽小,但在中国致力于推动国产飞机获得国际认可的背景下,它在海外的每一项进展都备受关注。当前,全球航空航天业正面临新飞机需求缺口,且已卷入全球贸易战。
评论认为,中国正加紧推动国产飞机进入国外市场。过去一年,中国商飞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积极与国际监管机构和航空公司接洽。中国还利用与印尼、老挝、越南等地区伙伴的关系,推动这些国家的航空公司引进C909支线客机。
印尼的翎亚航空是C909的海外首发客户。今年5月,国产支线飞机C909迎来最长距离商业运营——翎亚航空开通“上海浦东—印尼美娜多”航线。此举旨在为C909的海外运营积累经验,形成示范效应。
老挝航空今年3月底接收中方交付的 C909机型 ,4月圆满完成国内的首次商业飞行。
越南民航局文件显示,今年4月越南已将中国民航局列入认可航空监管机构名单。
分析指出,文莱此次法规修订为中国生产的喷气式客机进入文莱市场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也体现了对中国航空工业设计能力与安全管理体系的高度认可。
业内人士认为,出海东南亚的中国大飞机,靠的是真功夫。例如,翎亚航空创下过C909的单日运行最高纪录:空地运行时长15.88小时,共执行8段航班。只有过硬的质量与极高的可靠度,才能支撑起这样的超高强度使用。
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大飞机的海外拓展仍有诸多挑战,两款机型尚未获得西方监管机构的关键认证,且中国商飞尚未获得境外主流国际航司的订单。技术和产品成熟度也需要更多时间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