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沈阳10月24日电 23日,第三届东北亚金融大会在辽宁沈阳举行。在大会现场举行的平行活动——东北地区上市公司“孵化计划”对接会上,各行业协会代表、金融机构代表以及优秀科技创新型企业齐聚沈阳,共话上市培育之路,共谋科技赋能之策。
如何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资本服务链条,助力东北地区企业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国投证券产业研究所所长邵琳琳认为:一是聚焦科技属性,依托辽宁科研机构优势与沈阳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原则发掘早期潜力企业;二是 “扶上马送一程”,先由金融中介机构帮科技企业完善治理与内控,再通过董秘培训等形式助其梳理商业模式、制定资本规划,搭建与产业资本等的对接平台;三是券商提供上市冲刺支持(如申报材料准备、审核沟通),并在企业上市后持续跟踪并购、融资,助力其带动产业链壮大。
在企业上市过程中的信息服务支持方面。深圳价值在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梅表示,企业上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把握准关键节点、提前化解风险至关重要。“我们梳理诸多企业上市案例发现,不少企业在准备阶段缺乏系统规划,盲目启动上市流程,等到后期才发现板块定位错误、股权结构存在瑕疵,不得不推倒重来,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更消耗了大量资源。”苏梅认为,经过大数据和科技赋能后的信息服务,将会为更多企业的上市征程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支持。“我们利用AI技术,整合了市场上所有的IPO案例、问询和回复函件、法律法规,以及IPO过程中所有的专家经验形成了上市培育‘AI保姆’,用信息技术服务整个上市过程,赋能企业实现上市梦想。”苏梅说。
大象投资控股集团大象研究院院长阎晓博表示,企业上市需围绕合规性与成长性两条主线,推进IPO战略规划、财务规范与优化、法律合规与治理结构、业务与市场竞争力塑造、IPO流程执行与中介协调和上市前后资本运作与市值管理这六大核心工作。“在企业上市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重点抓这六个环节,确实可以缩短上市的进程。我们自己主导一个最快的案例是企业从设立到成功上市,用了四年多的时间。”
8月20日,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该公司董事长杨绪清坦言,上市是对企业合规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上市过程中让专业的机构做专业事至关重要:“我们选择的中介团队不是规模最大的,但却是最懂北交所规则、最贴合我们行业特点的。从股权架构梳理到招股书撰写,从内控体系完善到监管问询回复,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帮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杨绪清认为,企业上市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资本市场的标准重塑企业内核。这种由内而外的规范,远比单纯满足监管要求更有价值。
当前,工业与人工智能碰撞出创新火花,AI为传统装备装上“大脑”,科技正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动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企业如何把科技植入传统主业,在转型升级中实现突破?在中金公司投行部执行总经理、东北区域负责人高圣亮看来,东北地区的企业在AI+的大潮中,可以重点考虑在应用场景端布局。“东北的很多产业在B2C这个赛道布局相对薄弱,我们看到消费电子产业链目前很可能率先受益于AI基础设施的革命性提升,像消费电子赛道,具身机器人赛道,需求的爆发会更直接和更快的到来,东北的上市公司不应该错失这个系统性机会。”高圣亮说。
辽宁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张银安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过去,许多上市公司就是埋头苦干、低头行路,很少抬头看天。而现在,上市公司既要聚焦主业,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脉搏迭代更新。”张银安表示,辽宁上市公司协会将会不断整合更新省内科技型企业的名单,为企业提供一个既能进行产业匹配,又能相互交流的平台。
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产品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绝佳平台。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证券与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赵陈晨认为,未来,机器人将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实现人机交互、自主决策、智慧控制等功能。“可以预见,智能机器人应用将更加广泛。此外,机器人和人类的关系也将越来越紧密,更加频繁地产生连接进行交流和互动。目前,新松也正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今年上半年正式成立的具身智能研究院,未来将围绕AI大模型、数字孪生、结构仿生等技术领域进行持续投入。”赵陈晨说。
据介绍,东北地区上市公司“孵化计划”对接会作为东北亚金融大会的重要平行活动之一,旨在搭建一个高规格、高实效的交流平台,聚焦东北地区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面临的“想上市、不会上”“缺资源、缺路径”等现实难题,推动形成“科创企业+资本市场”的良性孵化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