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4 15:59:30 股吧网页版
债市日报:10月24日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4日电 债市周五(10月24日)偏弱整理,重要会议内容提振市场风险情绪,国债期货小幅收跌,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多数回升0.5-1BP;公开市场单日净投放32亿元,短端资金利率小幅上行。

  机构认为,最近债市定价逻辑频繁轮动,并不适合做过重仓位的方向选择性交易,重要会议内容与政策指引效果仍在发酵。当下流动性预期延续稳定乐观,短期内缴税影响渐近,并与跨月叠加,资金难免有短暂收敛过程,但整体平衡偏松大局仍难改。

  【行情跟踪】

  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5%报115.01,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6%报108.005,5年期主力合约跌0.05%报105.615,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报102.332。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小幅上行,10年期国开债“25国开15”收益率上行0.6BP报1.912%,30年期国债“25超长特别国债02”收益率上行0.35BP报2.097%,“25超长特别国债06”收益率上行1.55BP报2.208%。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上涨0.68%,报481.2点,成交金额529.53亿元。晨丰转债、新23转债、春秋转债、汇成转债、恒帅转债涨幅居前,分别涨13.96%、10.20%、9.84%、9.49%、9.05%。天润转债、凌钢转债、通光转债、冠中转债、豫光转债跌幅居前,分别跌2.94%、2.77%、2.54%、2.00%、1.73%。

  【海外债市】

  北美市场方面,当地时间10月23日,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82BPs报3.489%,3年期美债收益率涨5.84BPs报3.497%,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5.9BPs报3.605%,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5.35BPs报4.001%,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9BPs报4.578%。

  亚洲市场方面,日债收益率上行居多,10年期日债收益率尾盘小幅走高0.1BP至1.659%。

  欧元区市场方面,当地时间10月23日,10年期法债收益率涨2.7BPs报3.380%,10年期德债收益率涨2BPs报2.582%,10年期意债收益率涨2.5BPs报3.372%,10年期西债收益率涨2.6BPs报3.115%。其他市场方面,10年期英债收益率涨0.6BP报4.422%。

  【一级市场】

  财政部5年、7年期国债加权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63%、1.7324%,边际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67%、1.7556%,全场倍数分别为2.64、3.24,边际倍数分别为6.26、1.88。

  进出口行3年期浮息债“25进出清发007(增发11)”中标利率为1.8049%,全场倍数3.36,边际倍数60.0。

  【资金面】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10月24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68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1680亿元,中标量1680亿元。数据显示,当日1648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投放32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上行0.2BP报1.32%;7天期下行0.3BP报1.414%;14天期上行5.1BPs报1.563%;1个月期上行0.1BP报1.557%。

  【政策面】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继续精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好企业帮扶政策,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机构观点】

  中金固收: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增速可能处于较高水平;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持续提高;消费在稳内需中具有核心地位;债券市场建设方面,“十五五”期间或将延续围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绿色发展等维度展开,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债券市场框架。预计年内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不会有很大的调整,尤其是财政可能不会有更多的增量政策。考虑货币政策调整更加灵活,后续货币政策加快放松仍然可期。

  中信建投:“十五五”内核依然是高质量发展。具体政策着力点落在科技、实体、升级、消费四大关键。“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意味着大国博弈重点已落到科技,AI投入比拼将更激烈。消费虽有所提及,但或更重视从民生政策着手,直接刺激或弱于市场预期。央地逻辑上地方重复低效投资进一步受到约束。要求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或指向政策将优化,但新形势下不必期待大刺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