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专家认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上述主要目标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被置于首位。“这意味着‘十五五’时期的政策主线将延续当前基调,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说。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全会内容更加强调了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丰富人才资源等优势也将进一步彰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会还提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全会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置于更突出的位置,以及进一步强调了“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或意味着要将科技创新成果更深入地融入产业实践,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并进。此外,“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也体现出对产业结构优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统筹考量。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专家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通过增强国内大循环带动内需的持续回升,将有助于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更好地提振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这既是对就业和民生福祉的关怀,又显示了提振内需的决心。同时,全会强调“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这将有助于促进消费和投资,实现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
着眼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动力”,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企业活力等措施,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要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增强“可靠性”,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构建更加安全可控、韧性更强的产业链和国内大市场。
对于聚焦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难点,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建议,应统一市场准入规则,坚决清理废除各类不合理的准入限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出台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全会提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作为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五’时期财税金融政策将有两方面主要任务。”王青认为,一方面是为完成国家重大战略提供财政、金融资源保障;另一方面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实施逆周期调节,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十五五”时期财税金融政策会保持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继续精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好企业帮扶政策,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为高质量发展托稳底盘,有力支撑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李超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将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实施《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达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加强“两重”项目组织调度,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常态化的政策储备,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