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4 06:05:40 股吧网页版
一度吃菜多靠外省调运的青海 逆袭成了很多地方的“菜篮子” 高原冷凉蔬菜的“破圈”之路(乡村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

  10月中旬,河湟谷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地头,合作社农户忙着采收菜薹和白菜。每年5月到10月,各类冷凉蔬菜在西宁、海东的田间地头装车,两天内即可抵达全国各地。

  在地处高寒地区的青藏高原,青海是如何把农业短板变为发展优势、把冷凉蔬菜发展成热门产业的?曾经的农业发展落后地区,一度吃菜多靠外省调运的青海,如何逆袭成了很多地方的“菜篮子”?记者进行了探访。

  因地制宜,冷凉蔬菜成了青海农产品新名片

  从互助县威远镇出发,沿243县道一路向北,沿途就是该县冷凉蔬菜主要种植区,随处可见正在采收的农户。

  今年的冷凉蔬菜收成不错。“加工销售了西蓝花等夏菜0.3万吨,产值400万元左右,目前田里还有一些菜待收。”互助县向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成贵,正带着客商在仓库里清点蔬菜。

  西蓝花属于冷凉蔬菜,植株生长最佳温度为15到22摄氏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生长不良。向成贵说,合作社的西蓝花是有机种植,品质好,深受客商欢迎。互助县蔬菜办副主任李有全介绍,互助县平均海拔在2600米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凉快,为冷凉蔬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来来来,尝尝涮火锅味道如何。”连日来,来自上海、广东、香港等地的菜商来到互助县采购,蔬菜办工作人员适时在田地里搭起天幕、架起火锅,让他们现场选菜涮火锅。客商们就地现摘现吃后,纷纷为当地蔬菜的品质折服。

  这样的场景还出现在海东市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宁市湟中区、湟源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一车车冷凉蔬菜,从河湟谷地的沃野田畴运往全国,一批批采购商满意而归。

  “最早在2010年,湟中区就开始打造‘菜篮子’。”湟中区蔬菜办主任胡建焜说,15年来,湟中区冷凉蔬菜种植历经露地蔬菜、简易大棚、设施农业等不同种植模式,种植规模也从三五亩的散户种植,发展到合作社上千亩地的规模经营,从主要满足省内到同时输出外省,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

  湟中区是全省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的缩影。青海海拔高、气候冷凉,蔬菜自带“绿色基因”,成为市场上辨识度极高的“生态标签”。立足优势,青海因地制宜,错季生产高原冷凉蔬菜,去年全省种植面积约66万亩,产量达158万吨左右,其中70万吨外输。冷凉蔬菜成为青海农产品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科技助力,冷凉蔬菜品类多品质好

  冷凉蔬菜产业“火”了,青海省各区县蔬菜办的工作人员更忙了。刚从向成贵所在的合作社田里出来,李有全就接到电话,询问虫情测报设备安装地址。“装上后能第一时间监测虫情,帮助农户及时应对。”李有全说。

  虫情测报机就安装在互助县高原蔬菜产业园的田埂上。打开手机应用程序,能清楚看到被吸引、杀死的昆虫,内置软件可以同时分析昆虫种类并统计。“当前的害虫主要是小菜蛾、螟蛾等蛾类。”技术人员介绍。

  冷凉蔬菜喜冷凉气候,同时也需要相对湿润的土壤。为保障冷凉蔬菜优质高产,近年来互助县、湟中区等地蔬菜办发力做一件事:推广水肥一体化项目。

  在互助县243县道旁,每隔一段就能看到水肥一体机。“只需要一个人操作,一台机器1天就能搞定100多亩菜地浇水施肥。”李有全介绍,相较于传统灌溉施肥方式,水肥一体化作业能节水节肥40%左右,提升亩产约10%。

  良种育好苗,好苗出好菜。近年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院长钟启文团队引育结合,自主选育辣椒、番茄、香瓜茄等高原特色蔬菜新品种28个,引进筛选国家蔬菜产业体系专家选育的新品种50余个。如今,这些品质更好、产量更高的新品种蔬菜正在河湟谷地落地生根。

  走进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人员正在温室内取样。“这里能同时育苗65万株,只需25天,这些苦苣、菜薹苗就能移栽到田里。”胡建焜介绍。

  今年,湟中区西堡镇东花园村龙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里,就种上了园区培育的苦苣和菜薹。“菜薹开始采收了,苦苣第一茬6月初就发往深圳了,这是复种的第二茬。”合作社负责人钟光言介绍。

  科技为翼,青海冷凉蔬菜品类越来越多,品质迈向新高度,广袤高原焕发别样生机。

  产销协同,好蔬菜高质高效抵达消费者

  龙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菜薹,为深圳客商黄云青订单种植。

  “合作6年了,我们磨合得很好。”黄云青告诉记者,每年他都要到青海采购冷凉蔬菜,“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广东各地的菜馆,对蔬菜品质要求高,都是采取产地直供的方法。不到40小时,青海的蔬菜就能运到广东。”

  黄云青的选材标准近乎严苛。他将菜薹收购标准细化到35厘米,过长过短都不行。这与西宁市出台的菜薹标准不谋而合——为加快冷凉蔬菜标准体系建设,西宁累计建立779项地方标准,还新增了21个绿色、有机农产品地标认证。

  冷凉蔬菜采收后容易腐烂变质,大规模发往外地必须解决好保鲜、储存问题。青海长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湟中区拦隆口镇班仲营村,这里建有一座3000吨库容的蔬菜保鲜库,同时配备了制冰间和泡沫箱生产车间。“冷凉蔬菜可以就地处理,第一时间打包发货,保质保鲜。”拦隆口镇副镇长马晓真说。

  为让冷凉蔬菜高质高效抵达消费者,田间地头的初加工稳步推进。在湟中区共和镇上直沟村绿聚园联合社加工车间里,20余名村民正在对新鲜大葱进行气喷枪预处理。经过高压气体冲刷,大葱外层被迅速剥离,再由切叶打包打捆机包装,贴上商标送入冷库预冷,然后按订单发往宁夏、四川等地。

  青海冷凉蔬菜不仅畅销国内,还远达海外。目前,海东市经海关认证的出口蔬菜基地达29个,蔬菜出口量占全省的54.3%。“今年全市预计出口特色优势农产品能达1万吨,上半年乐都区就出口蔬菜4200多吨,出口额128万美元,彩椒远销俄罗斯,马铃薯发往吉尔吉斯斯坦。”海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栋介绍。

  热销的高原冷凉蔬菜成为富民大产业。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朱安香告诉记者,全县年产各类蔬菜17万吨,其中外销13万吨,产值突破7.6亿元,带动2万余户农户参与,平均增收2万余元,还提供50多万人次的务工机会,实现务工收入5000多万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