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长江同亚欧大河流域的合作交流,日前,在全国对外友协指导下,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市对外友协共同主办的2025亚欧大河流域合作对话会在上海举行。
华东师大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老挝人民革命党前琅勃拉邦省省委常委、前琅勃拉邦市委书记兼市长旺通·哈沙展,多瑙河三角洲国家科研与发展研究所所长马里安·图多尔分别作主旨报告,与听众就上海绿色发展战略与实践、上海-琅勃拉邦合作探索流域共赢新模式和多瑙河三角洲长期监测研究计划2022-2030等议题做了分享。
围绕亚洲大河流域议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英豪,孟加拉国-中国文化经济和大众传播中心主席、南亚国家与中国友好合作组织副主席、孟加拉国前内政部长、前商务部长阿尔塔夫·侯赛因·乔杜里,“读懂中国”论坛(巴基斯坦)创始人兼负责人扎法尔乌丁·马赫默德,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俊杰,马来西亚中国友协副会长林锐仁,柬埔皇家农业大学渔业和水产养殖学院院长彭本奥,印度贾达普大学教授伊沙尼·纳斯卡等嘉宾展开讨论。
围绕长江-莱茵河-多瑙河流域对话议题,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卫国、匈牙利中国友好协会主席纳吉·尤迪特·埃娃、罗马尼亚巴纳特流域管理局跨境合作部负责人维奥雷尔-卡塔林·阿尔德斯库、荷兰中国友好协会鹿特丹分会会长黄敦品、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学术院长吴重生、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亚瑞、塞尔维亚东方之家协会成员米利恰、荷兰中国友好协会代表满唯玛等嘉宾展开讨论。
在会议总结环节,主办方汇总与会各方的意见提出工作建议,期待今后携手深化专业合作,共筑科学治理基石;拓展多领域交流,厚植友好合作土壤,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海洋十年”“科学十年”愿景作出积极贡献,共同推动大河流域与三角洲走向更加安全、繁荣、韧性与美丽的未来。
在沪期间,与会外宾参访了上海交通大学、紫竹国家高新区、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公司,并赴浙江海宁考察。
为更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经贸合作及人文交流,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牵头下,2023年11月,长江一密西西比河流域合作机制建立,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市对外友协在上海携手举办首次论坛,会上华东师大成立了大河流域与三角洲国际研究中心,还设立了专项研究和交流基金。2024年11月15日,长江与密西西比河流域第二次对话会在美国孟菲斯市成功举行,同年11月21日,长江-莱茵河-多瑙河流域对话会在上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