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第二期开幕,主题为“品质家居”,将持续到10月27日,为期5天。展览面积51.5万平方米,展位约2.5万个,涵盖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建材及家具3大板块15个展区。
据悉,广交会第二期线下参展企业超1万家,其中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绿色制造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2900家。每届展会吸引美国塔吉特(Target)、法国家乐福(Carrefour)、日本永旺(AEON)等全球头部商超采购团强势集结,已成为全球家居产业采购的“必到之展”,持续引领行业风向。
重塑出口竞争力
《证券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广交会的展馆内人流如织,优中选优的参展商与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共赴这场国际贸易之约,笑脸相迎间,尽是合作的热情。
做代工、贴牌,曾是不少外贸企业走过的路。如今,他们通过“创牌”,重塑出口竞争力。本届广交会,浙江达柏林阀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柏林”)带来了9个系列近3000只各类拳头产品,重点瞄准中亚、中东市场。
“从上半年开始,公司就陆续参加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展会,提前向客户推介广交会和我们的品牌新品。此次应邀来到展位的采购商预计比去年增加30%至40%。”广交会第二期开展首日,达柏林工作人员在忙碌间隙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
这家曾经依靠贴牌起家的企业,如今其自主品牌“DOUBLE-LIN”已在20多个国家拥有代理,产品出口至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明明品质差不多,可国际知名品牌可以卖到上万元,没有品牌就只能卖几十元。”该公司董事长林海林向记者表示,打造自主品牌正是为了摆脱代工产品“廉价、低端”的标签。
河南晶瑞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是第5次亮相广交会,其带来的高档彩色玻璃杯与玻璃果盘两大明星产品备受瞩目。
“要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我们必须完成从‘制造’向‘创造’的跨越。”该公司董事长王玉中表示,“我们在生产上的每一分投入都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这些升级举措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彻底摆脱了低价缠斗。在同行还在为‘几分钱’的差价争夺订单时,公司凭借创新的工艺,客单价达到普通同类产品的2倍至3倍,成功吸引高端客群。”
设计引领提升产品质量
在深圳市尚为酒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为酒具”)的展位上,两款“小而精”的产品——自研胶囊咖啡机与智能酒瓶盖一亮相便吸引了众多采购商。
“相比欧美的‘大型胶囊’,我们自研的胶囊咖啡机更小巧灵活,可调节温度,单次充电可研磨16杯咖啡,还能研磨胡椒等食材,兼顾便携与实用,深受欧美年轻人喜爱。”尚为酒具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尚为酒具在今年举行的第137届广交会上,成交超6万件,利润占比近1/3。上述负责人透露,尚为酒具产品以出口为主,欧美市场占比近70%。公司持续深耕家庭场景下的茶饮与咖啡文化领域,致力于以研发创新向世界证明中国“智”造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的实力。
同时,面对海外市场的文化壁垒与消费偏好差异,“中国创造设计”如何精准“破圈”?本届广交会上,陕西龙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用创新与巧思给出了答案。
从流光溢彩的仿真圣诞树、形态逼真的园林景观树,到晶莹剔透的玻璃挂球、色彩斑斓的塑料挂饰、栩栩如生的仿真花束,再到今年全新研发的手感料四季花环与装饰藤条……在龙树新材料的展位前,该公司销售经理李锐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本届广交会,我们带来了全线升级的产品矩阵。这是公司第8次亮相广交会,从最初的一个标准展位,到如今的一个标准展位、两个特装展位,这反映了公司的客户基础逐年壮大,出口额持续稳步增长。”
广交会是公司拓展海外市场不可替代的“黄金平台”。通过广交会,不少公司将最新研发设计的产品直观呈现给全球采购商,借助广交会平台集中展示自身的产品升级成果,收集更多市场反馈,与新老客户探寻更深度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