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新瑞鹏宠物医院集团的年中会议上,联席董事长李良强调要“坚决摒弃低质量扩张模式”,而创始人彭永鹤的缺席,为这场会议蒙上了一层意味深长的色彩。与此同时,彭永鹤出走的消息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引发行业内外广泛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中旬,新瑞鹏集团发生法定代表人变更。彭永鹤目前依然是集团董事长及总经理,但他不再担任法人,由魏山巍取代。而魏山巍还是瓴域(上海)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华菁证券总经理。
公开信息显示,新瑞鹏的经营权已交由高瓴资本的代表负责,而彭永鹤则转战深圳市晓闻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投身于宠物AI医疗与供应链领域的创业。
连日来,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走访了深圳多家新瑞鹏宠物医院,试图了解公司以及行业目前相关情况。
从“瑞鹏”到“新瑞鹏”的激进与代价
1998年,兽医出身的彭永鹤在深圳创立瑞鹏宠物医院,其独特的“家文化”为早期发展奠定了根基。2016年,瑞鹏挂牌新三板,成为“中国宠物医疗第一股”。为谋求更大发展,瑞鹏于2018年主动摘牌,并引入高瓴资本的巨额投资。双方整合组建“新瑞鹏集团”,各自持股约40%,比例不相上下。后续随着多家投资机构进入,双方同步稀释至30%左右,但公司内部始终不存在一方绝对控股的局面。
合并后,新瑞鹏一跃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资本实力最雄厚的宠物医疗平台。然而,规模的急剧扩张并未带来健康的盈利能力。根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2年,新瑞鹏营收从47.84亿元增长至57.4亿元,但同期净亏损也高达13.11亿元与14.17亿元。
快速的扩张导致管理能力与服务质量难以同步。其负面影响不仅在于系统层面,更直接反映到人才层面,导致医疗技术人才梯队出现断层,基层医生工作强度与回报不匹配。一位前宠物医生在互联网上透露,她曾每周工作六天、每天超过10小时,月薪仅六七千元,最终因健康原因与医患关系压力选择离职。
内部管理的问题,最终直接损害了消费者体验。据《中国消费者报》2023年6月报道,以“宠物医院”为关键词在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量已达1480件,新瑞鹏作为主要品牌之一成为投诉焦点,问题集中在费用不透明、过度医疗、误诊及资质争议等方面。
另一方面,看似高毛利的宠物医疗行业,实则背负着沉重的成本压力。10月23日,在联系瑞鹏总部采访未果后,记者实地走访了新瑞鹏位于深圳福田区的景田分店和下梅林分店。
记者现场发现,两家门店在空间布局上各有特点:景田店为上下两层结构,公共等候区不大;下梅林店则为单层开放式设计,整体面积均达到动物医院要求的150平方米以上标准。
店内实现了清晰的功能分区,设有独立的宠物寄养区、手术室、诊疗室与美容室。门店均配置1名院长、2名执业兽医及2名服务人员,提供从洗澡美容、寄养、疫苗注射到大型手术的全方位服务,同时兼营宠物食品与用品零售,构建起"医疗+服务+零售"的一站式业态。
服务定价方面:基础美容根据犬型大小定价150-400元;核心疫苗(如妙三多)单针120-150元;绝育手术依据宠物品种、性别和体重复杂程度,价格区间在800-2500元;腹部B超检查单次费用约300-500元。店员向记者透露,在"双十一"等大促期间,门店会推出折扣可观的洗澡、绝育等套餐券,这已成为重要的获客与回流手段。
然而,宠物医疗行业其实也有着高昂的运营成本。记者了解到,开设一家宠物医院,仅一台普通超声设备就需10万至20万元不等,而CT或核磁共振等高端设备单台成本可达80万元以上。与此同时,公开数据显示,新瑞鹏的人工成本占总收入比例从2015年的22%飙升至2022年的52%,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
面对困局,新瑞鹏于2024年主动撤回赴美IPO申请,启动战略收缩。据2024年4月的公开数据,其体系门店数量从高点减少约300家,降至1600家左右,明确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宠物医疗行业的集体焦虑与变局
新瑞鹏的困境,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缩影。乖乖宠物医院创始人林雨松回顾,行业自2012-2013年步入连锁化红利期,“只要开店就盈利”。但到了2022年后,门店密度饱和,行业进入规范化、标准化阶段。
行业面临着一个突出矛盾:消费者普遍反映“看病贵”,而企业却深陷“盈利难”。这背后是宠物药品与设备高度依赖进口导致成本高企,以及人力、房租等运营费用的持续上涨。
纵观已上市的宠物行业公司,其最新业绩同样折射了行业的大致情况。以A股宠物食品龙头乖宝宠物和中宠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为例:乖宝宠物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1.85%,但净利润反而下滑16.65%;中宠股份同样在营收增长15.86%的同时,面临净利润下降6.64%的局面。
利润下滑的背后,是白热化竞争下激增的销售费用。上述两家公司三季度的营销投入增幅均远超营收增速,分别高达约52%和38.62%。
面对结构性挑战,行业正积极探索通过专科化、数字化与生态整合实现突围。
据了解,目前,新瑞鹏已建成猫科、眼科、心脏科等15大宠物专科,力图提升医疗服务深度与精度。在2025年7月的第一届小动物兽医专科发展大会上,集团副总裁董轶博士强调:“标准化流程只是基础,真正的医疗质量提升需依托清晰的目标管理、科学激励与精细管控。”
同时,数字化转型成为关键路径。新瑞鹏在佛山的一家中心医院通过自主研发系统,实现全国约1500家连锁医院诊疗记录的实时同步,既避免重复检查,也提升接诊效率。行业也在探索“1+P+C”(1家中心医院+专科医院+社区诊所)的网络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2025年8月,彭永鹤个人出资1400万元,成为晓闻医疗第一大股东,而原持股100%的新瑞鹏,变为持股20%。晓闻医疗主打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这或许是宠物医疗行业一个全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