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3 15:19:40 股吧网页版
中间价再创阶段性高点 人民币升值窗口开启了吗?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3日电(马萌伟)2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36点至7.0918,升至2024年10月15日以来高点。近日,人民币中间价释放强力“稳”信号,站上7.10关口。今年以来,人民币中间价已累计调升966个基点。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美元指数震荡上行、全球汇市波动加大过程中,多重因素有望支持人民币汇率呈现温和升值态势。

  中间价再创阶段性高点

  15日,人民币中间价报7.0995,为2024年10月下旬来首次升至7.10上方。有外汇交易员表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传递出稳中偏强的信号。自今年5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指数的变动就明显钝化,“似乎尝试引导客盘在低波动市场中有效出清美元多头”。

92a914bb95624fa69bb54e23f9e09991.png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还提到,9月末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显示稳增长政策适时加力,有助于提振汇市信心。加之近期国内股市持续走强、外资加速流入,这在带动结汇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在改善汇市情绪。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进展喜人。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匈牙利央行、冰岛央行完成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续签。这一系列动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流动性支持,也显示出央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决心。

  最新消息显示,中国9月Swift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为3.17%,连续三个月站稳2.9%以上。国家外汇管理局22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结售汇顺差达510亿美元,创2020年12月以来最大单月顺差。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人民币汇率2025年逆势上涨,源于多方面原因。外部方面,美国例外论破产,美元信誉受损,特朗普交易转为衰退预期,前9个月美元指数跌9.5%,非美货币受益;特朗普关税政策被裁定违法。内部层面,中国经济改善,房地产与地方债务问题缓解,科创亮点推动资产重估,政策对外部冲击有预判有预案,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同时,中美经贸磋商缓和,削减关税并推进新协议,支撑汇率。

  整体或呈现温和升值态势

  8月下旬以来,在乐观情绪和外资流入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较快升值态势,并创下年内新高。近日,有关“人民币升值窗口开启”的讨论逐步升温,多位专家认为,多重因素有望支持人民币汇率呈现温和升值态势。

  9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着眼于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会议指出,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负责人表示,我国宏观经济基本盘稳固,国际收支有望保持自主均衡,中长期汇率稳定有坚实基础。但汇率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预计四季度美国资本流入步伐总体放缓,削弱国际资本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对美元指数及资本重新流入产生明显影响,人民币汇率也将在这种复杂的国际金融格局中持续波动。建议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对汇率走势脱敏,货币政策更多依据国内经济变化调整,同时汇率中性将成为强大人民币的标志。

  广发证券认为,本次美国政府停摆对经济数据的影响可能更大,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加速资金从美国向非美国家流动。美元指数及人民币汇率反应较上一轮更迅速,美元贬值、人民币迅速升值。跨境回流对国内流动性的支撑预计持续到明年一季度,但年底可能面临购汇额度等因素短期扰动。

  德银报告显示,随着全球贸易环境逐步改善,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正在迅速降温,企业结汇意愿增强,外汇流入规模稳步扩大。此外,第四季度通常是出口企业结汇的高峰期,人民币若持续走强,很可能引发结汇潮,形成“越升越结、越结越升”的正向循环。报告预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2025年底升至7.0,2026年底进一步涨至6.7。

  中信证券研报称,展望2026年,在出口不发生超预期变动的情况下,预计人民币汇率或整体呈现温和升值的态势。一方面,美联储继续降息、关税政策对于美国基本面的冲击逐步凸显、美国财政等政策以及特朗普不断干预美联储独立性等措施或使得美元指数延续偏弱运行的趋势,人民币汇率面对的外部环境相对友好。

  另一方面,国内基本面对于汇率仍以托底作用为主,且人民币汇率对于促增长政策保持较高敏感度。同时,积压的客盘结汇需求或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有所释放,反过来进一步支撑人民币汇率。此外,央行稳汇率政策工具储备充足,使用节奏张弛有度,其料将灵活调整政策力度以缓和汇率单边行情预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