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3 13:52:30 股吧网页版
青春华章|千里水脉的“智慧大脑”:淮河这样被精准调度
来源:人民网

  秋雨润泽,淮水安澜。站在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现场,花园湖进洪闸依河矗立,勾勒出防范洪患的“钢筋铁骨”。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花园湖进洪闸2022年建成运行,是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单孔净宽10米,设计行洪流量3500立方米每秒,泄洪能力远超过去土坝的行洪模式。

  “它把过去‘无序滞洪’的花园湖行洪区,升级为有闸控制、可精准调度的规范化行洪区,与淮河上游的王家坝闸形成上下游协同的防洪格局。”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李晶说。

  曾几何时,淮河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十四五”时期以来,淮河流域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一座座水库水闸拔地而起,一道道堤防大坝巍然屹立,一项项保安澜、惠民生的水利工程从蓝图变为实景。

  智慧治水筑牢流域安全屏障

  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的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流域的雨水情数据。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水情气象处副处长赵梦杰告诉记者:“在防洪‘四预’系统支撑下,如今淮河干流控制站最大流量预报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10%以内,洪水预报预见期可达3至7天。”

  数字是最好的见证。“十四五”时期以来,以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为重点的治淮工程建设纷纷按下“加速键”:出山店水库等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工程加快建设,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峡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开工在即……截至目前,流域建成水库8600余座、堤防8.6万公里、蓄滞洪区24处、水闸4万余座,基本形成“上拦、中滞、下排”的流域防洪工程格局,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性最大洪水的能力。

  数字技术赋能防汛决策。“十四五”时期以来,淮河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持续加强,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系统全面投入实战化应用,现代化水库水闸运行管理矩阵加快构建,推动流域防洪实现从单点治理向系统调控、从经验决策向智慧调度的转变。

  织密水网润泽万家滋养民生

  金秋时节,安徽六安裕安区苏埠镇大巷村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

  “我在苏埠镇种了6000多亩的地,水稻种完再种小麦和蔬菜。之前回乡创业种地,就是看中咱们这个总灌区,有它的水利保障,能让粮食旱涝保收,每亩能产1200~1300斤。”种粮大户刘长乐指着田里的秋粮介绍说。

  他口中的灌区,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淠史杭灌区。灌区以淮河流域内大别山区佛子岭、梅山等六座大型水库为主水源,构建起“长藤结瓜”式的灌溉工程体系,保障着保障区域内合肥、六安1400多万城乡人口的生活用水安全。

  “今年,灌区遭遇了春灌前和出梅后的阶段性干旱。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和形势研判,充分发挥蓄、引、提、调供水功能,今年以来合计灌溉引水21.8亿立方米,保障了灌区962万亩水稻的生产用水。”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灌溉调度处处长朱善斌介绍。

  “十四五”时期以来,淮河流域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持续增强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节约集约安全利用能力,不断提高流域水安全保障水平。

  如今,淮河流域已形成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引江济淮等工程为“四纵”,以沿淮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一横”,以水库水闸等为“多点”的“四纵一横多点”水资源配置体系。这张水网,正成为滋养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河湖新生厚植淮河幸福底色

  从上游河南息县的淮河博物馆,到中游安徽蚌埠的滨河景观带,再到下游江苏盱眙的古堰景区,千里淮河正展现出各具特色的生态画卷。

  在安徽蚌埠淮河岸边,市民张晓丽正带着孩子漫步亲水平台:“以前汛期总要担心,现在这里成了全家最爱来的地方。”

  这种变化源于淮河流域持续推进的幸福河湖建设。“十四五”时期以来,淮河流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强化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河湖面貌焕然一新,极大提升了流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淮河流域陆续建成1800余条(个)幸福河湖,完成191个重要及跨省河湖健康评价,健康及以上等级占比超八成。

  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17条(个)重点跨省河湖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目标达标率持续维持在90%以上,淮河干流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输水干线水质常年维持在Ⅲ类及以上,淮河流域(含山东半岛)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81个地下水超采区严重超采区面积下降超70%,京杭大运河连续第4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每一滴水的精准奔赴,正汇成一条大河的浩荡前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