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其中,服务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新兴服务业向新向好。
服务业的“稳”,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592955亿元,同比增长5.4%。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8.4%,比上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1个百分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将促使经济结构从以工业和商品贸易为主,向服务经济加速转型,有利于形成更具活力与韧性的经济结构。
新动能新技术不断迭代持续激发服务业发展潜力。在生活中,街头的快递网点“次日达”逐渐普及,效率更高;企业的智能客服“秒响应”且“不跑偏”;在社区里“足不出户”就可以用智能终端办社保、缴水电。人工智能等的迭代发展让被服务者体验感更好。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9月生产指数更是达到12.8%;数字技术应用业也不甘落后,1-8月营收增长11.7%,把“数智化”从口号落到了实处。还有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1%,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速高达33.1%。市场对服务业“科技含量”的青睐,让新动能的后劲清晰可见。
服务消费提质升级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模式和新潮流。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5.2%,比商品零售增速高0.6个百分点,更多消费者愿意为“体验”和“品质”买单。暑期的“演出+旅游”模式“吸睛”无数,旅游游览服务类平台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超两成;7-8月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票房双双增长。不少热门话剧全国巡演场场售罄,地方音乐节结合本土非遗打造特色演出,更有不少消费者专门为一场演出规划短途旅行,“看演+打卡”成了新消费潮流。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定制服务也成为潮流,消费者从购买商品转向更多享受服务体验。
服务业的“国际圈粉力”更不容忽视。1-8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7.4%,其中旅行服务出口增速飙到57.6%;过境免签政策发力,适用免签的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52.1%,“中国游”热度持续攀升。同时,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661.9亿元,占全部使用外资比重超七成,这说明国际市场对中国服务业的信心很足,开放的服务业正在吸引更多全球资源。
前三季度服务业经济延续平稳运行态势,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相信随着更多优质服务和新技术进一步融入,消费者的体验感和需求感继续增强,服务业还会释放更多潜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