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2 23:04:30 股吧网页版
【西街观察】莫让免密支付成为老年人的“甜蜜负担”
来源:北京商报

  当爱网购的长辈手机“莫名其妙”被扣钱,或是家中突然收到一堆重复下单的商品,追溯源头,往往是无意间开通的“免密支付”或“先用后付”在作祟。

  这也是很多老年用户普遍面临的困境。很多老年用户曾被动或误操作开通小额免密支付,“先用后付”更让不少老人陷入重复购买的困局。

  这份负担的甜蜜底色,源于其追求极致便捷的设计初衷,可当这份便利以“被动接受”的方式降临,却渐渐异化为沉重的“甜蜜负担”。

  许多老人只是在子女远程指导下完成购物步骤,却在不经意间开启了自己从未理解的支付权限;有的则在平台结算时遭遇页面突然跳转,误将开通免密支付的确认键当作付款键点击,等反应过来已为时已晚。

  数字时代的操作逻辑,正在老年人面前筑起一道道隐形高墙。弹窗提示一闪而过,默认勾选的选项暗藏玄机,密密麻麻的协议条款更令人望而生畏。这些年轻人习以为常的流程,对反应速度减慢、数字素养参差不齐的老年人而言,无异于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更令人困扰的是“开通容易,关闭却步履维艰”的现实。开通功能只需一键确认,关闭却要像走迷宫般在微信、支付宝与购物平台间反复跳转,藏在设置深处的关闭入口往往需要五六步才能找到,即便年轻人也要耗费功夫,更别提不熟悉手机操作的老人。

  支付环节的“优先推荐”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困境。许多平台在付款时会自动勾选“免密支付”“极速支付”,而“更换支付方式”的按钮却设计得又小又隐蔽。对操作不够熟练的老人来说,稍不留神就会触发扣款,连核对金额和反悔的机会都没有。从零星扣费到重复下单,从囤积非必需商品到陷入隐性债务,本应便民的功能彻底偏离了轨道。

  老年人一样离不开数字生活,支付领域的“适老化”改造也愈发迫在眉睫。莫让这份“甜蜜”成为负担,需要的是社会各方协同的减负之举。

  平台与支付机构必须扛起科技向善的责任。在开通涉及资金安全的免密支付、先用后付等功能时,坚决摒弃“默认勾选”,采用清晰无误的提示,甚至考虑引入强制性的简易知识问答或人脸识别二次确认,确保用户是在充分知情和自愿的前提下做出选择。界面设计应推出真正的“老年模式”,不仅字体放大,更要流程简化,关键信息突出显示。

  数字反哺也需要跨越认知鸿沟,不仅教会老人怎么用,更要讲清为什么不能乱点。定期帮父母清理不必要的支付授权,在家庭群分享防骗案例,甚至设置支付提醒,这些日常的小互动,也能构筑家庭财产的防线。

  监管的护航同样不可或缺。要完善老年人数字消费权益保护机制,加大对诱导开通支付功能行为的惩戒力度。同时要畅通维权绿色通道,简化投诉流程。

  总之,让支付减负,要把“安全”和“知情权”放在前面,才能使其成为真正普惠的便利工具。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