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新闻发布会。
南方财经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广东省属国资国企全力实施制造业投资五年倍增计划,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定拓展人工智能产业工作方案,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力争到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超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作为全国制造大省和人工智能集聚区,广东近日出台了《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16条政策措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跃升,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国资国企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广东省属企业深入开展了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人工智能+”专项行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来,加快省属国资国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有哪些?
广东省国资委二级巡视员吕宁在发布会上提到,近年来,省属国资国企全力实施制造业投资五年倍增计划,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自己干、合作干、参与干”,积极拓展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在抓好关键供给上,将33个“人工智能+”项目纳入拓新工程,通过“一项目一方案”将支持政策精准滴灌至项目团队,环保集团无人矿山装备、广东建工控股集团智能检测机器人等已进入推广应用。加快省数据集团组建,加强数据资源整合,构建高质量数据集和可信数据空间。制定拓展人工智能产业工作方案,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力争到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超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抓好场景应用,制定场景应用建设清单,在制造、交通、能源等8个重点领域构建系列高价值应用场景,协同合作伙伴打通“人工智能+”“最后一公里”,一批无人化、智能化装备已在机场集团、交通集团、能源集团的物流、收费、巡检等场景开展应用。梯度培育智能工厂,加快建立“咨询诊断—改造升级—验证评估”的数转智改工作管理体系,开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建设贯标活动,持续打造标杆示范。
抓好平台支撑,积极打造智能工业园区,重点围绕智能环保装备、智能建筑装备、高端真空装备、高分子薄膜材料等先进制造业,推动园区企业数字化升级。加速“一场两平台”建设,广晟控股集团牵头的广东省具身智能训练场,场地建设、场景搭建、生态构建等工作稳步推进;恒健控股公司牵头的广东省先进装备(设备)产业科技创新应用中心,明确了14个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攻关方向;广新控股集团牵头的广东省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应用中心,AI赋能平台已启动建设。
此外,抓好资本赋能,构建投资矩阵。已形成广东省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战略性产业促进发展基金在内的先进制造业基金群,累计认缴规模约700亿,投资项目52个。粤科金融集团成立人工智能方向科研机构联盟,签约总规模近30亿元的5支成果转化基金,聚集近120个人工智能项目。恒健控股公司正在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围绕产业链开展投资布局。
“下一步,省属国资国企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专项行动,加快成为应用场景的转化者、产业生态的培育者和智算资源的供给者。” 吕宁表示,诚挚邀请海内外的投资机构、科研机构、产业伙伴一道合作,深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广东制造作出更大贡献。